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生長過程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兒童牙科就診需知

陳煥文醫師

 

       兒童接受牙科診治時,並不似成人一般有其自我意識控制的合作態度;因此牙醫師往往要藉助「行為處理」,來幫助兒童熟悉或接受牙科治療,甚至輔導轉變兒童看病時的不合作行為。而「行為處理」,最需要家長充分的了解及配合,才能達到兒童順利接受診治的目的。  
兒童牙科中行為處理,父母佔了一份極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言行常是加重或減輕困難的一大因素,下列”兒童牙科治療須知”,為人父母如能切實遵行,將可使兒童牙科治療更為順暢。

治療前
1.避免在子女面前訴說本身的痛苦治療經驗。它會使小孩產生先入為主的恐懼感。不要向子女說 ”只是給牙醫叔叔看看而已!” 如小孩問要幹什麼,可答 ”等牙醫叔叔 看之後才會知道” ,因為牙醫師不會只是”看”牙而已,而是治療。
2.有些父母因為本身過去之經驗,說牙色變,但帶小孩看牙齒時,請父母本身不要緊張,以輕鬆的態度帶子女看牙齒。您的緊張將會無形地傳至子女身上。不要用賄賂手段騙小孩上醫院,應逐漸使小孩體會看牙齒的重要性,並且瞭解到定期口腔檢查及口腔衛生保健是自已的責任。
(錯誤例子):你如果肯看牙醫師,媽媽就買玩具(或口香糖)給你! 
(正確例子):讓牙醫師弄好你的牙齒裡面的蛀牙,你就可以吃你愛吃的東西了!

治療時
1.不要先存有在一次治療時間內做多項治療工作的想法,因為小孩的耐性有限,所以一次治療時間約在20-30分鐘之間為佳。但是在小孩習慣了治療環境後,我們會逐漸加重治療份量。
2.不要提”拔”、”打針”、”注射”、”痛”等令小孩恐懼的字眼, 可用”拿、上”等字代替。例如:”今天把蟲牙拿掉”,”今天上上麻藥?”等。
3.當治療過程中需要麻醉時,請您神情自然輕鬆,因您的緊張情緒會傳染到小孩身上,增加了治療過程的困難性。千萬不要為了安慰小孩而拉住子女的手,說道”沒有關係,一點痛而已,忍耐一下。”此為大忌,如此一說,將使原本輕鬆狀態轉變為緊張。

治療後
        不論貴子女是否哭了,不要忘了褒獎,但萬不可買東西賄賂。如果哭了,可說”雖然哭了,不過你很勇敢地完成了治療。”若沒哭,
可說”今天好神勇喔!一點都沒哭。”如果在治療過程中上了麻藥,回去2-3小時內注意小孩,勿讓小孩咬破嘴唇。因此時嘴唇仍尚末恢復知覺,小孩覺得好奇,會一直咬,咬了也不知疼痛,如果不幸嘴唇被咬破了,會腫得很大且持續四、五天,才會自然痊癒。

 

 
(1)說、看、做 ─ 牙醫師以擬人化的名詞介紹器械(說),告知器械的操作情形(看),然後才在口腔內實際操作(做)。因此,我們常常讓兒童用手摸摸治療器械,並且手握小鏡子依照牙醫師的說明看看自己的牙齒健康情形,以及了解牙醫師的治療步驟和結果。
 
(2) 聲音控制法 ─ 若遇兒童哭鬧時,牙醫師有時會以較大的音量引起兒童的注意,藉此建立威嚴使兒童能夠安靜與牙醫師進行溝通,進而配合診療行為。        這絕對不是在罵小孩子,僅是演演戲而已!
 
(3) 分離法 ─ 面對吵鬧的兒童,牙醫師為讓兒童獨自面對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並儘速建立起與牙醫師互信的關係,會於適當時機以「父母在場陪伴與否」做為交換條件,直至兒童能夠安靜下來與牙醫師溝通並配合後續的診療行為。當然,父母也僅是配合演戲而已,只要離開兒童的視線並且不發出聲音,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觀望診療過程,讓兒童確知牙醫師擁有支配父母「在與不在」的權力。
 
(4) 固定法 ─ 若前述的誘導方法仍無法讓兒童安靜地接受治療時,牙醫師會請醫護助理或父母協助輕輕地抓住兒童的手腕、按壓膝蓋,為的是保護兒童在診療過程裡不會受到任何的傷害。因此,只要兒童不掙扎亂動,就不會出力將其按壓住。
 
(5) 蓋口消音法 ─ 為使兒童能夠在短時間內安靜下來,持續與牙醫師保持互動,此時牙醫師會用手蓋住兒童的嘴巴,減少其哭聲,同時提高音量繼續和兒童溝通,以「不哭就叫怪手走開」為交換條件。
 
(6) 約束法 ─ 若是兒童的年紀較幼小,或尚無法理解「交換條件」之邏輯,牙醫師會斟酌使用『約束帶』固定住兒童,並且儘速完成診療行為。此時,兒童通常會哭且汗濕衣服,父母可能需要準備更換的衣物與毛巾。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升格成為二寶媽也有一段時間了,

直到最近有人問我,當二寶出生時,大寶是否有退化情形,如何處理〜

先簡單說一下我家大寶跟二寶年紀大約相差三歲多,

基本上此時的大寶是屬於可以溝通的年紀,

我的做法是當我在懷孕時就開始鋪路〜

當我在懷孕過程中包含產檢超音波,採購.媽媽教室...等

我全部都帶著大寶參與,

同時也會跟她聊所有有關小寶寶的一切,包括寶寶生長.性別.胎動...等

透過儀器讓她感受肚裡小生命的的成長,

讓她知道她也長大即將成為姐姐,  到了懷孕末期, 

我們帶著大寶一同去挑選給二寶的禮物,

 象徵歡迎新成員二寶的到來,           

同時也告訴大寶,二寶出生後也有準備禮物給姐姐喔!

等大寶二寶滿月時,

就有一個簡單的交換禮物的儀式,

基本上我覺得大寶有時會吃醋是正常,

很多時候只是希望我們多多關心她,

 

所以我的做法是利用洗澡或是睡前等零碎時間跟她聊聊天,

又或者我會請她當我的跑腿小幫手,

如:拿尿片.抹乳液...等

剛開始會有點越幫越忙,

 要點時間及耐性,

甚至有時她會說她想要跟小寶寶一樣喝ㄋㄟㄋㄟ

我也會餵她喝 滿足她一時的愛的需求

因為我覺得大寶一連串的表現

無非是想確認我們是不是還愛她罷了〜

所以我也會多抱抱她

 儘量讓她心裡上不要有孤單的感覺

我相信一段時間後 

所有的情況都會好轉的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牙~是嬰兒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就在婕寶貝滿7個月前夕
在幫她按摩牙床之際
有了驚奇的發現
所以當婕寶貝長第1-2顆牙的時候,我們是既開心又擔心。


多數的嬰兒在幼兒4個月-1歲間會萌發第一顆乳牙

寶貝長牙時常伴隨不安、急躁、失去食慾或夜間哭鬧,

通常會喜歡咬玩具,手指,口水特別多,

長牙的局部區域,牙齦會腫脹,顏色較為藍紫色,

這些症狀在長第一顆牙時最不舒服

減輕長牙帶來的不舒服,下巴要儘量保持乾燥,避免皮膚起疹子

輕輕擁抱他,或者拿固齒器讓他咬,都可以有效減輕不適的症狀。

在長第一顆牙後就不可以使用固齒器,以防咬破後內部液體流出,

應改用乾淨的冰毛巾之類的物品替代。

嬰兒牙床若有特別紅腫、局部發燙甚至化膿,則是感染徵兆,需及早就醫。

 

當牙齒要突破牙肉長出時,會因腫脹而感到疼痛,尤其在長第一顆牙時會最為明顯,

因此寶寶容易哭鬧、睡眠中斷、情緒不安急躁、胃口降低,甚至抵抗力較弱而容易遭受感染。

爸比媽咪可以用紗布沾冰水,幫寶寶擦拭、按摩紅腫的牙肉,以減輕他的不適,

或是利用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

胃口不佳時則可以準備一些如布丁、優格等較冰涼、容易入口的食物。

不過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給予適當的關懷,多安撫寶寶的情緒,

溫暖的呵護會是最好的良方。

長牙的寶寶突然變得很愛亂咬東西,拿在手上的東西經常往嘴裡送,

考量到衛生及安全的問題,

可以替寶寶準備固齒器或是相似功能的玩具,也可以利用較硬的蔬果讓寶寶囓咬,

但是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噎到的可能性,家長最好在一旁照護。

而平常一些容易被寶寶誤食吞入的小東西,如鈕釦、堅果類果仁、銅板、小珠子、螺絲釘等等,

都要安置在抽屜、高處等寶寶不易伸手拿到的地方,避免因哽到而窒息的情況發生。

 

對於長牙之不適,可依症狀給予適當的處置。

對於牙床的腫脹可給予橡皮製成之玩具,讓嬰兒拿到口中咬,具有按摩牙床的功用,

此外還有一種內裝有水的塑膠玩具 (Teething Ring),將此種玩具置於冰箱內冷卻後再給予嬰兒咬,

可達到按摩及冰敷腫脹牙床的雙重功效,有助於症狀的緩解。

另一種方式為用紗布沾冰水擦拭腫脹的牙床。

注意適量水份的補充,必要時依醫師指示給予不含阿斯匹靈類之鎮痛解熱劑。

如症狀持續24小時以上,嬰兒就應帶給小兒科醫師檢查看,是否是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疾病。


長牙的順序


寶寶一般在6至8個月時就會開始長出乳牙,

但有時還是因人而異,不需因較晚或較早而感到憂心;

另外長牙雖然也有先後順序可循,但同樣也有不一定的情況發生,

只要寶寶的牙齒發育正常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你可以參考下列長牙的階段:

1.上下排中乳門齒---四至六個月左右
2.上下排側乳門齒---六至八個月左右
3.上下4顆前乳臼齒---一歲左右
4.上下4顆乳犬齒---一歲半左右
5.上下四顆後乳臼齒---二歲左右

如果寶寶遲至一歲半都還未長牙,就有可能是異常現象,應儘快帶寶寶就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一般第一顆乳牙大約是在4個月至1歲間會長出來,如超過13個月仍未長牙就應帶給牙醫檢查。

從6歲開始 乳齒開始鬆動脫落 換生恆齒 

最早長出來的是第一大臼齒 因為大部分都在6歲時長出 所以俗稱為"六歲臼齒"或"六歲牙"

其他恆齒也按照順序繼乳齒的脫落而長出 

到13~14歲時完成恆齒的生長 19~30歲之間 上下智齒長出 32顆永久齒就完全長齊了~但也有人終生不長智齒

平時讓寶寶多曬曬太陽,以促進鈣的吸收。還可以讓寶寶吃些較硬的食品,如餅乾、小薄餅,以刺激牙床而利於出牙。

此外,您可以帶寶寶到健兒門診做健康檢查,許多先天和後天影響牙齒發育的問題都可以跟醫師討論。


乳牙健康TIPS
1.乳牙保護從孕期開始。
懷孕4個月到嬰兒出生後第一年,孕媽咪要注意補鈣,並拒絕吸煙或遠離二手煙。

孕期一定要慎用藥物。很多藥物對胎寶寶的口腔和牙齒發育有害。


2.盡量採取母乳餵養。
寶寶有力吸吮母乳的動作,有利於頜面正常發育。

母乳還可抑制細菌在牙齒上繁殖,防止牙齒腐爛。


3.媽咪應積極治療齲齒。
媽咪患齲齒,寶寶也易患齲齒。因為,齲齒是細菌感染,媽咪可能會通過給寶寶餵飯、餵水感染他們。


4.控制寶寶吃糖。
斷奶後,每天飲食中要有五穀雜糧、牛奶及奶製品及蔬菜和水果,

牛奶中盡量不加糖;多喝白開水,少喝糖分高的飲料。

為寶寶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練習咀嚼,如蘋果、小紅蘿蔔、黃瓜、玉米等。

尤其是新鮮水果,咀嚼時間越長,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會把牙齒清洗乾淨,同時增強咀嚼功能。


6.定期檢查,有問題及早治療。

不管是長牙時期或是乳牙時期,口腔及牙齒的清潔保健也是奠定恆齒發展的基礎,

因此在乳牙尚未萌發前,家長可在餵食完畢之後,以紗布或棉花棒等用溫開水沾濕,幫寶寶清潔口腔;而

當寶寶乳齒開始萌出之後,便可以開始幫寶寶刷牙,

等到孩子成長至2~3歲時,便可以開始教導他獨立刷牙,

但由於其手部動作還不太靈活,家長起先可以從旁協助或是幫他再刷一遍,

以免無法徹底刷淨口腔內的食物殘渣而造成蛀牙的情形。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