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疫苗接種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預防接種時間/   

 

適合接種年齡

接種疫苗種類

出生24小時內

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一劑

出生滿24小時以後

卡介苗

  一劑

出生滿3~5

B型肝炎疫苗

第一劑

出生滿1個月

B型肝炎疫苗

第二劑

出生滿2個月

B型肝炎疫苗

第三劑

白喉白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第一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第一劑

出生滿4個月

白喉白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第二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第二劑

出生滿6個月

白喉白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第三劑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第三劑

出生滿 9個月

麻疹疫苗

  一劑

出生滿 12個月

B型肝炎疫苗

第四劑

出生滿 13個月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一劑

日本腦炎疫苗

第一劑

日本腦炎疫苗(每年三月至五月接種)

第二劑隔二週

出生滿16個月

白喉白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追加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追加

出生滿 23個月

日本腦炎疫苗

第三劑

國小 1年級

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

追加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追加

日本腦炎疫苗

追加

國小 6年級

卡介苗

普查測驗陰性者追加

國中三年級及國小學生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一劑

育齡婦女

德國麻疹疫苗

  一劑

 

預防注射禁忌           

疫苗種類

部位

途徑

禁忌

卡介苗

左上臂三角肌中央

皮內

1.發高燒。

 2.患有嚴重急性症狀及免疫不全者。

3.出生時伴有其他嚴重之先天性疾病。

 4.新生兒體重低於2,500公克時。

 5.可疑之結核病患,勿直接接種卡介苗,應先做結核菌素測驗。

 6.嚴重濕疹。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

左上臂三角肌中央(小孩)大腿前外側(嬰兒)

肌肉

1.發高燒。

 2.患有嚴重疾病者,但一般的感冒不在此限,可由醫師評估。

 3.病後衰弱,有明顯的營養不良。

 4.患有心臟血管系統、腎臟、肝臟疾病者。

 5.患有進行性痙攣症或神經系統可能有問題者。但已不在進行的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性麻痺等,則不在此限。

6.DPTDTTD疫苗的接種會有嚴重反應者,如痙攣等。

7.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治療者。

 8.六歲以上。

小兒麻痺

 

口服

1.發高燒。

2.免疫能力受損。

 3.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治療者。

 4.孕婦。

B型肝炎

大腿前外側

肌肉

1.出生後觀察48小時後,認為嬰兒外表、內臟機能及生活力不正常者。

 2.早產兒出生一個月後,即可注射。

 3.有窒息、呼吸困難、心臟機能不全、嚴重黃疸、昏迷或抽筋等嚴重病情者。

4.有先天性畸型及嚴重的內臟機能障礙者。

日本腦炎

上臂外側

皮下

患有比感冒還嚴重的疾病者,如發高燒。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合一疫苗

上臂外側

皮下

1.患有嚴重疾病者,但一般的感冒不在此限,可由醫師評估。

 2.免疫能力不全者。

 3.正使用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藥物治療者。

 4.孕婦。

 5.吃雞蛋蛋白過敏者。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完預防針後傷口紅腫一大片且有硬塊,該如何處理呢?

一般的非活性疫苗的抗原性較低,為了提高其抗體之效力,常常會需加入增強免疫佐劑(如 氫氧化鋁)等,因為體質的因素,某些人接種後會出現局部紅腫或硬塊。一旦出現硬塊,建議可熱敷按摩,一段時間後,硬塊會慢慢自然消失。如果紅腫嚴重並且合併皮膚發炎,甚至 於影響到行走,則要找醫生檢查處理。

寶寶打完預防針之後,有發燒情形,該如何照顧?

以往最常造成發燒等反應的原因是第一代三合一疫苗中的百日咳疫苗成份,新一代改良的非細胞性疫苗,發燒比率較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合一疫苗接種與麻疹疫苗在接種後第五天後偶也會有發燒。單純疫苗造成發燒,只要給予退燒藥通常23天會恢復,但是家長 須留意是接種後多久發燒,或發燒已持續多久。第一代三合一疫苗的發燒,在接種後24小時 內發生,48小時內退燒。如果不是在該出現的時間發燒或退燒,應該不是疫苗所引起,最好去看醫生診治。

寶寶打完預防針之後,變的懶懶的、愛睡覺、不愛喝奶,該如何照顧?

常發生預防注射之後,寶寶偶而有食慾不振及精神活動力變差,這種現象持續23天便會消 失;例如第一代三合一疫苗施打後,家長須密切觀察是否有發燒、嗜睡、呼吸急促等疑似嚴重感染症狀及小心餵食,不要嗆到。如果發生以上情況,則必須迅速交由醫師處理。

寶寶打完預防針之後,變的愛哭、煩燥不安,該如何觀察寶寶?

第一代百日咳預防接種後48小時內,平均每百位寶寶之中約有一人可能出現持續性哭鬧的情況。父母除了給寶寶舒適安靜環境外,更應加強留心觀察,若發現寶寶異常尖銳哭鬧、意識障礙、尖叫甚至痙攣或持續發燒等現象,則需至急診求診。

打完麻疹疫苗之後,身上出現很多小紅疹,該如何消除?

麻疹疫苗注射後第5至第10天,偶有疹子、咳嗽、鼻炎或發燒情形。如果寶寶接種過麻疹疫苗接著身上出現一些小紅疹,如果並未合併全身感冒症狀,大部份疹子會自然會消退。

打完水痘疫苗之後,身上發出一些水痘,寶寶會癢,該如何照顧呢?

少部份人打完水痘疫苗會在注射後7天左右長一些水泡,但是水泡數量甚少。如果寶寶會癢或有搔抓現象時,可以給予痱子膏擦拭,如果搔癢情況嚴重,可以考慮請醫師開立抗組織胺藥物,切記不可使用含有類固醇濕疹藥膏,如果發燒,不可以自行服用阿斯匹靈藥物,以免產生雷氏症候群。

打完流感疫苗之後,第2天出現輕微感冒、疲倦的現象,該怎麼辦呢?

打完卡介苗之後傷口化膿、潰爛,該如何護理?

注射卡介苗後約在714天內會出現紅色小結節,46週可變成膿泡或潰瘍。家長最擔心的是這一段時間能不能洗澡?局部要不要擦葯?原則上,這種情形是可以照常洗澡,只要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化膿的部位不可擠壓或包紮,一般約經23月潰瘍自然會癒合,如果同側 腋窩淋巴結出現腫大情形,則要可請醫師檢查處理。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肺炎鏈球菌
-季節變化,兒童如何避免肺炎鏈球菌之威脅

認識肺炎鏈球菌
甚麼是 肺炎鏈球菌 ?

一般稱為肺炎雙球菌或球菌 ,是一種 革蘭氏陽性的雙球菌或鏈球菌 。 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

 

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輕微的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等,嚴重則會造成肺炎、敗血症、腦膜炎,造成生命危險。 兩歲以下的嬰幼兒 因沒有免疫及保護效益 ,特別容易受到肺炎鏈球菌的感染。世界上約有 一百萬小於5歲的兒童死於肺炎鏈球菌感染,主要死因多是肺炎

肺炎鏈球菌 具多重抗藥性是世界上最毒細菌之一
肺炎鏈球菌引發的相關疾病是全球孩童健康的一大威脅,輕微的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等,嚴重則會造成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如果您有相關疫苗或疾病的問題,
請詢問您的醫師或相關醫護人員。

 

肺炎鏈球菌感染途徑

一、 幼童鼻咽腔帶有肺炎鏈球菌,當免疫力減低時,細菌就從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引發兒童中耳炎、敗血症、 菌血症、 肺炎及腦膜炎。
二、 飛沫傳染 -肺炎鏈球菌會經過咳嗽、打噴嚏時,從口部或鼻子發出的飛沫,或接觸 受感染飛沫污染的物品傳播。

肺炎鏈球菌感染引發之疾病

一、 侵入性疾病:腦膜炎、菌血症 /敗血症和肺炎等。
1. 死亡率: 肺炎(5-7%)、菌血症/敗血症(20%)、腦膜炎(30%)。
2. 後遺症: 部分兒童痊癒後仍有如痙攣、癲癇、智障、聽力障礙等終身後遺症。
二、 非侵入性疾病:
1. 菌血症:在美國,每年約會有1萬3千個兒童罹患肺炎鏈球菌菌血症。
 嚴重者也會導致腦膜炎及敗血症
2. 細菌如果持續滋生、感染身體其他部位就會引發其他病症;
 如: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關節炎、氣管炎、中耳炎等。
3. 最常導致兒童急性中耳炎,會引起兒童發燒、疼痛、甚至聽力障礙。

為何兒童最常罹患肺炎鏈球菌疾病

一、 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尤其是天生免疫力差或有潛在性疾病的兒童,一旦感染,即時給予適量有效抗生素,仍不能完全避免造成聽障、腦部受損、甚至死亡等的後遺症。
二、 肺炎鏈球菌疾病可以在一年中任何時段發生,但是感染在冬天和春天似乎是比較常見。
三、 由於肺炎鏈球菌是經由飛沫傳染,兒童或人多的處所(如托兒所、安親班、幼稚園)也會增加感染的危險性。

疫苗接種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感染方式

現在,兒童肺炎鏈球菌疫苗已經上市, 可以保護嬰幼兒免於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如腦膜炎、菌血症等的侵入性肺炎鏈球菌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及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比利時、德國及美國等皆已建議注射兒童肺炎鏈球菌疫苗,在美國及澳洲是全面免費接種。


專家建議接種兒童肺炎鏈球菌疫苗之主要原因

一、 肺炎鏈球菌 是世界上最毒細菌之一 ,不僅會引發 侵入性及非侵入性疾病 ,造成聽障、腦部受損等後遺症、甚至死亡。
二、 肺炎鏈球菌 具多重抗藥性 - 長期廣泛地使用抗生素後,肺炎鏈球菌逐漸產生抗藥性,造成 多重抗藥性菌株的迅速襲擊 ,逐漸形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三、 疫苗接種不僅可增加免疫力、降低發病、減輕症狀及併發症發生,更有助於 細菌抗藥性的控制。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兒疫苗接種的迷思     

基隆長庚醫院小兒加護病房主任 呂嘉順

預防接種是藉由多數人接種疫苗後,達到減少甚至消滅傳染性疾病的目的,這些例行接種的疫苗是安全的,但偶爾還是會有一些副作用如:發燒、紅腫疼痛等發生,幾天後就會消失,家長可以放心,記得按照時間帶寶寶去接種疫苗,減少感染機會。

小明最近常常感冒,好不容易病好了,媽媽才帶他來打預防針,打針前媽媽還是很不放心的詢問醫師:「小明病剛好,昨天才停藥,現在就可以打針嗎?」「是不是咳嗽就不能打預防針?」「這兩種不同的預防針要不要分開幾天再打?真的可以一起在今天打嗎?」「打完會不會發燒?可不可以洗澡?……」

每次在健兒門診,常常遇到許許多多如小明媽媽一樣,困惑又擔心的家長,對預防接種有許多疑問和道聽塗說的錯誤觀念。

刺激免疫系統 產生抗體
疫苗製劑的兩大類
發燒為常見副作用之一

11項常見預防接種迷思

了解了預防接種的原理後,針對一般家長常有的迷思或疑問,整理如下:

  1. 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都是五、六種疫苗混合在一起施打,應該打完之後更容易發燒吧?
    疫苗是否會發燒和個別疫苗有關,並不會有加乘作用,況且五合一疫苗由非細胞型百日咳、破傷風、白喉、b型感冒嗜血桿菌,及注射型小兒麻痺疫苗構成,六合一是再加上B型肝炎疫苗,這些成分都不是很會引起發燒的疫苗。
     

  2. 老一輩的人都說水痘和麻疹最好是自然得過比較好,所以最好不要打預防針?
    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自然得的水痘容易留下疤痕,有些會有嚴重併發症,如:肺炎、腦炎,未來也會得帶狀庖疹(皮蛇),麻疹也有嚴重併發症如:腦炎的危險。打預防針可以避免這些不必要的風險,而且這兩者均是活性減毒疫苗,施打疫苗的免疫反應類似自然感染,效果很好。
     

  3. 打完預防針會發燒,到底是抵抗力比較強或比較弱?
    其實這和抵抗力強弱沒有關係,某些疫苗因為它的成分,就會有一定比率的人會有副作用,如:發燒、出疹……。
     

  4. 感冒時可以打預防針嗎?
    這是家長最常犯的錯誤迷思,其他如吃藥不能打預防針,生病後要隔一星期才可接種……,這些迷思也是造成延後接種疫苗的主要原因。一般的小毛病如:感冒、腹瀉、流鼻水,甚至輕微發燒都不影響預防接種,真正不能施打預防針的是:嚴重疾病(如內臟疾病)、發高燒、對疫苗成分過敏(例如:對雞蛋嚴重過敏者,較不適合流感疫苗)、對同一種疫苗曾發生嚴重副作用,免疫缺損的疾病或長期大量使用降低免疫力的藥物,例如:類固醇、抗癌藥等(對於活性疫苗要更注意,因為活性疫苗內畢竟是活的病毒,如免疫力太差,依然可能致病)、輸血或打過免疫球蛋白(六至九個月不宜打活性疫苗,為血中外來抗體會影響疫苗效果)、體重不足(2千公克以上可打B肝疫苗、2千5百公克以上才可打卡介苗)。
     

  5. 預防針只能延後打不能提前打嗎?
    預防針之所以有間隔及排定時間都是有根據的,實驗證明那應該是對免疫系統有最好的效果,所以盡量在預定的時間施打,延後打是不得已,雖然短期延後效果可能一樣,但拖延太久就可能影響效果,再則也讓自己一段長時間沒有疫苗保護,至於提前幾天倒是沒差,提前太多則一樣會影響疫苗效果。
     

  6. 打預防針最遲可以延多久?
    原則上,盡量不要延,不得已的話,幾週到一兩個月尚可接受,但若太久,像日本腦炎第二劑原本和第一劑應隔二週,萬一差到三個月,就建議從第一劑再施打起了。
     

  7. 打完預防針不要讓寶寶馬上睡覺,以避免嬰兒猝死症?
    這是完全沒有任何根據的說法。
     

  8. 聽說打完預防針用沙隆巴斯貼在傷口上比較不會發燒跟紅腫?
    沒有任何根據!略為冰敷倒可以減輕紅腫疼痛,而比較容易導致發燒的疫苗,醫師都會準備退燒藥,以備萬一發燒時使用。
     

  9. 為什麼打完新型自費疫苗後,還是會發燒呢?
    新型自費疫苗只是發燒機率大幅降低,但還是有極少數人會有發燒情形,不過就算如此,大部分也不致於高燒、持續時間也短得多。
     

  10. 未接種預防針是違法的?小孩不能入學嗎?
    預防接種是藉由大規模民眾接種疫苗,達到減少甚至消滅傳染性疾病的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定要大家配合,少數人不配合就可能導致防疫失敗,因此,政府才要求入學前需交驗預防接種單,如有漏打的,須趕快補救,作一次把關的動作,以使得接種率提高,並非不能入學。
     

  11. 打完麻疹或水痘疫苗七天以後發燒是正常的嗎?
    如前所述,麻疹及水痘大約打完五到十二天之間,可能會發燒,三合一疫苗則是兩天內可能會發燒。所以,了解發燒的時間才不會誤判。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ep by step
寶寶疫苗接種時程表



文/謝雅蕙
採訪諮詢/署立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暨輔仁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裴仁生



在隨著社會對於寶寶健康的普遍重視下,疫苗的種類也因科技的日新月異而有更多的選擇。在面對這麼多種類的疫苗時,常常讓許多父母親眼花撩亂甚至是苦惱不已,本文特請專業醫師為您細心規劃統整一個完整的接種時序表,作為您在寶寶施打疫苗前的參考。

PART1.理論篇
疫苗種類百百種,有免費的疫苗,也有多合一的自費疫苗,到底哪一種對寶寶比較好,又有哪些接種時需注意的要項,這都是父母親心中最常出現的疑惑。署立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暨輔仁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裴仁生認為,父母親其實只要瞭解寶寶每個年齡層所需注射的疫苗種類以及基本的居家照護方式與原則之後,寶寶疫苗接種其實沒有想像中如此的複雜與困難。

施打疫苗的重要性
裴仁生主任認為,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就是施打疫苗最重要的原因。部分疫苗在施打後雖然會有些微的副作用(如:發燒、局部硬塊等),但因其副作用反應通常並不大,而且案例也為少數,和罹患疾病後危害性命的風險相比,施打疫苗的重要性更是可見一斑。

裴仁生主任也指出,自費選擇的多合一疫苗,是未來疫苗接種的趨勢,因其副作用的反應不但較免費疫苗來得低,也能減少寶寶挨針的次數,缺點就是費用通常不便宜,再加上施打次數不只一次,所以在決定是否要替寶寶施打多合一疫苗前,也應考慮到費用負擔的部分。

4大副作用的照護原則
裴仁生主任指出,施打疫苗的副作用雖不多,但總括來看,大約會出現以下四種生理反應,而副作用的出現時序,也會因疫苗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則為,活性疫苗的副作用多介於注射疫苗後5~14天內,而非活性疫苗的副作用多會發生於注射疫苗後2天內。
1.發燒
【症狀】大部分的發燒副作用都較為輕微,體溫多在38度多左右,少數較為嚴重者,如注射免費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後一兩天可達到40度。
【居家照護】可讓寶寶睡冰枕、服用退燒藥與溫水拭浴,都是不錯的方法,裴仁生主任特別提醒,打水痘疫苗後若發燒,服用退燒藥時要盡量避免選用阿斯匹靈,以避免雷氏症候群的發生(此症候群是可能會致命的肝腦病變)。


2.局部硬塊
【症狀】局部的紅、腫、熱、痛。此症狀多出現於接種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的寶寶。
【居家照護】若寶寶出現疼痛不適且反應較為緊急時,可先以冰敷的方式,來減緩疼痛;直到慢性期,疼痛感較可忍受時,則可改以熱敷的方式來進行,以加速腫塊的吸收。局部腫塊,甚至可達1~2個月才吸收,不要太擔心。

3.皮膚疹
【症候】皮膚出現小紅疹出現於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的寶寶。
【居家照護】此症狀通常在接種疫苗後5~12天才出現,不需特別的藥物,自然就會消失。


4.過敏
【症狀】嚴重者打完針一二十分鐘會出現休克或呼吸困難。
【居家照護】若出現休克或呼吸困難的副作用,應立即接受腎上腺素注射治療。裴仁生主任特別提醒,此副作用極少出現,但是若寶寶曾對雞蛋白過敏,父母親應格外注意,也應提醒小兒科醫師。

醫師開講
趨勢!多合一疫苗
裴仁生主任指出,在健兒門診當中,常常會有人詢問,多合一疫苗施打的必要性與其優點,他認為多合一疫苗的優點在於副作用較低,也可減少寶寶挨針的次數,唯獨費用較高是父母親應審慎考慮的要項。多合一疫苗雖是未來疫苗發展的趨勢,但是若父母親有經濟上的考量,仍是可以透過和所屬的小兒科醫師討論後,按照施打程序來接種免費疫苗,一樣可以讓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疫苗接種後的照顧
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蕭建洲
 
「預防接種」目的是讓寶寶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發生,但許多家長擔心,接種疫苗後有副作用。建議在接種疫苗後,可留在醫院30分鐘觀察,有無出現如過敏等副作用;回家後,若有發燒持續2天以上或高燒不退,請務必送醫。
當嬰兒出生後,與母親的生理聯繫——臍帶被切斷後,就必須獨立生存。由於在胎兒時期,從母親身上獲得了一定的抗體,在出生的前6個月,這些抗體可防止嬰兒受到某些傳染病的侵襲,產生暫時的免疫功能,但隨著年紀增長,從母親身上得到的抗體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因此,嬰幼兒都必須靠自己來建立免疫能力。

免疫能力的建立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自然感染,雖然可產生免疫能力,但疾病本身同時也會對身體構成傷害。因此人們想出了第二種方法:就是預防接種。由致病菌的少量成份經加工處理而生產出來,以一定量給嬰幼兒注射或口服,這樣不至於讓嬰幼兒產生疾病,但卻可以刺激寶寶體內產生抗體,而有些抗體可維持較長的時間,有些則需多次接種才有效果。

現階段小兒疫苗接種概況

目前台灣實施全面接種(即政府法定疫苗)的疫苗有:卡介苗、3劑B型肝炎、4劑三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4劑口服小兒麻痺疫苗、1劑麻疹疫苗、1劑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1劑水痘疫苗、3劑日本腦炎疫苗,到國小時再追加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及日本腦炎疫苗,國中3年級女生再追加1劑德國麻疹疫苗。

若再加上其他自費疫苗,包括最近引進台灣的幼兒型肺炎鏈球菌疫苗、A肝疫苗、b型流行性嗜血桿菌疫苗等等,全部加一加,小寶貝在他成年前至少要挨上25針。於是為減少打針的次數,不讓寶寶成為挨針包,雞尾酒式的混合疫苗逐漸發展出來,四合一、五合一、六合一疫苗在台灣已越來越受到歡迎。

所謂四合一疫苗,即是將新型三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再加入b型流行性嗜血桿菌;而五合一疫苗,則是四合一疫苗再加入小兒麻痺疫苗(沙克疫苗);六合一疫苗則是再將B型肝炎疫苗加入五合一疫苗。所以當你選擇六合一疫苗接種時,你的寶寶將可減少6針的次數。但這些新型的疫苗,政府因為預算的關係,無法補助,所以目前都是家長自費接種。要特別注意的是,六合一混合疫苗接種時程,與其他混合疫苗不同,時間是出生1.5個月、3個月、6個月及1歲6個月。

混合疫苗聽起來似乎容易,就是把各種不同的疫苗加在一起即可。但事實上,卻是不簡單,要能夠確保各種疫苗混合後,其穩定性、安定性,並能確保施打後,其各種不同疫苗不會互相影響、交互作用而減少抗體的效價,所以製造混合疫苗需要先進的技術,並且需要經臨床試驗評估安全性、效果,核可上市後才可施打。而混合疫苗的好處除了小朋友可以少挨許多針外,家長可以減少帶小朋友到醫療機構的次數、減少請假及被感染的機會。

另外,施打疫苗的種類愈多,打錯針的機會就愈大,使用混合疫苗可以減少出錯的機會,混合疫苗的好處多多,是將來疫苗施打的趨勢。
未來國家的財政如果許可,混合疫苗應可成為常規疫苗,甚至WHO建議,理想的小兒疫苗,是能做到只需口服1~2劑的混合疫苗,當然以目前的科技,離這個理想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觀察有無副作用發生

至於接種預防針後的照顧,家長最擔心的就是預防針的副作用,其發生率與嚴重度因疫苗而異,一般在24小時左右發生,如輕微發燒、食慾不振、局部紅腫,接種前先確認寶寶對疫苗成份沒有過敏,如果寶寶有輕微感冒,並不會影響疫苗的接種,但若有發高燒的現象,則不宜施打,建議請小兒科醫師評估,待寶寶病好了再行補打。

在接種疫苗後,可留在醫療院所30分鐘,觀察有無嚴重過敏反應,如出現任何副作用,可請醫師馬上處理。接種疫苗後,可在注射部位按壓3分鐘以助止血,但不需要揉,注射後可多喝開水,日常的飲食、洗澡應不受影響,唯一例外是口服小兒麻痺,因為是口服疫苗,需在接種前、後30分鐘禁食。

若有發燒至38℃以上時,則可多喝開水、減少衣物被蓋、泡溫水澡,並依醫師囑咐給予退燒藥,若有發燒持續2天以上或高燒不退,請務必送醫。


7項疫苗接種禁忌&注意事項

以下介紹政府法定疫苗的接種禁忌及注意事項:

一、卡介苗:主要在預防肺結核
卡介苗在接種後7~14天內,在接種部份會有紅色小結節,約4~6週後會變成膿痘或潰爛,此時不可壓擠或包紮,由於是無菌性的化膿,故不可抹藥膏,只要保持清潔,用無菌紗布或棉球擦拭即可,經2~3個月,潰瘍會自然癒合,形成我們左手臂上的疤痕。

接種禁忌:
1.新生兒體重低於2500公克。
2.發高燒。
3.患有嚴重疾病及免疫不全者。
4.出生時伴有其他嚴重先天性疾病。
5.嚴重濕疹。

二、B型肝炎
媽媽若是高傳染性帶原者(e抗原陽性),其嬰兒於出生24小時內,需儘早注射一劑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並按時接受三劑的B型肝炎疫苗注射。但媽媽若是低傳染性帶原者(e抗原陰性),則不需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只需按時完成三劑的B型肝炎疫苗注射。

接種禁忌:
1.窒息、呼吸困難、嚴重黃疸、昏迷等。
2.嚴重先天畸型者。
3.早產兒體重未滿2000公克。
接種後,除了少數接種部位有紅腫及輕微發燒外,可說是非常安全的疫苗。

三、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混合疫苗
分新型三合一(非細胞型)及舊型三合一(全細胞型百日咳疫苗)。舊型三合一疫苗為政府提供,但其副作用包括:高燒超過40℃、持續性哭鬧超過3小時、急性神經學病症……等,都較新型三合一高,故家長可自費選擇新型三合一施打。

接種禁忌:
1.發高燒。
2.患有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如痙攣症等。
3.接受腎上腺皮質素或抗癌治療者。
4.對三合一疫苗有嚴重反應者。

四、小兒麻痺疫苗
有2種,首先問世的是注射用的沙克疫苗,另一種則是台灣目前採用的口服沙賓疫苗,其好處是方便、便宜,除了全身性的免疫外,還可以產生腸胃道的免疫,另外還可以有群體免疫,因為口服疫苗可經由被接種小孩的大便排泄物,散布到周圍沒有免疫力的人,使他們間接得到免疫的效果,這也就是為何最近衛生署建議之前自費施打五合一疫苗,而沒有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的嬰幼兒,可再回醫院補服2次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的原因。

口服疫苗之前、後30分鐘不要飲水或進食,以免使疫苗稀釋而影響效力,如果給予疫苗後30分鐘內吐了出來,可以再補一劑,不必擔心劑量過高的問題。口服疫苗接種後之反應,就是約3百萬至9百萬人之中,有1人會產生肢體麻痺現象,但這種現象機率非常之低,想想台灣現在一年才只有20萬個嬰兒出生。

五、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
這三種都是活性減毒疫苗,保護效力都在百分之90以上,接種後約5~10%在5~10天後會出現紅疹、輕微發燒,極少數的比率會引起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關節炎、神經炎,由於麻疹疫苗是由雞胚胎製成,若對蛋白有立即型過敏反應(anaphylaxis),應該避免施打,但如果對蛋白只是輕微過敏時,仍可施打,接種後可留院觀察30分鐘。
與一般活性疫苗一樣,懷孕時都不可以接種,且接種活性疫苗後3個月內應避免懷孕!

六、日本腦炎
是一種經蚊子媒介的病毒感染,高峰期都在夏天,故疫苗的施打,集中在每年的3~5月,若寶寶有發高燒或嚴重的急性疾病時應避免施打,接種後的一般副作用,偶爾有發燒、頭痛、全身痠痛、局部腫脹。

七、水痘
正常的兒童在罹患水痘後,大多會自行康復,只有少部份會併發細菌性感染、肺炎、腦炎。台灣自2004年由政府免費全面接種水痘疫苗,對於輕微的感染,有7~8成保護力,對於嚴重的感染,則有超過95%的保護效果。故當你的寶寶施打水痘疫苗後,仍有可能被感染水痘,只是症狀都較輕微。

接種禁忌:
1.中、重度感染者。
2.免疫不全,患有血液腫瘤、嚴重愛滋病患。
3.接受高劑量類固醇或阿斯匹靈治療。
4.對疫苗過敏者。
接種後,可能會局部紅腫、疼痛,3-5%會出現疹子、輕微發燒。

預防接種讓寶寶有抵抗力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誰也不忍看見孩子生病受苦,但環境中的致病原實在太多,小孩的免疫力又不成熟,總讓人防不勝防。所幸醫藥進步,多種可能造成死亡或終生疾患的傳染病,已陸續研發出疫苗,雖然要讓寶寶挨針,但經由預防接種,就能讓寶寶建立抵抗力,仍是值得,所以愛護寶寶的父母們,一定要按時帶寶寶去打預防針喔!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兒疫苗接種禁忌報給你知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 林秀真醫師
 

市面上疫苗種類繁多,接種哪些疫苗可能出現哪些症狀?接種前後又有哪些禁忌?有關上述疑問 常讓家長霧煞煞,其實,只要家長做足了功課,一有狀況隨時與醫師保持密切聯繫,不僅可預防手忙腳亂的 情形,還能讓寶貝少受點苦頭。疫苗接種禁忌,您一定要懂!

 

一般疫苗種類可分成2大類,即常規疫苗及非常規疫苗,依其接種項目及應注意的禁忌事項分類如下:
常規疫苗
定義:指的是由政府提供免費接種者,包括:
1. 卡介苗。
2. B型肝炎疫苗。
3.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
4. 水痘疫苗。
5.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6. 日本腦炎疫苗。
7. 口服小兒麻痺疫苗。

常規混合疫苗小字典
三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全細胞型)、破傷風混合疫苗。
接種禁忌
1.需依照寶寶年紀與體重時接種,避免弄混了。如體重的限制方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體重需符合2000公克
以上;卡介苗則需達2500公克以上,其他疫苗接種時機則無體重限制。

2.接種小兒麻痺口服疫苗前後半小時不要飲水或進食,以免疫苗被稀釋掉,影響效力。

3.卡介苗通常打在寶寶左上臂,約3個禮拜到1個月期間可能會出現膿泡, 保持乾淨,無須特別處理。

4.三合一、五合一疫苗接種3天內可能出現發燒情形,應讓寶寶多休息,如擔心可請醫師開吃退燒藥給寶寶吃,然而如果高達39℃需即刻就醫。

5.水痘預防針是屬活疫苗,接種後,極少部分寶寶會出現幾顆水痘,也許因不舒服而哭鬧,需注意不要弄破水痘,避免造成感染。

6.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後,寶寶可能會出現發燒或是過敏性腦炎情形,應讓寶寶多喝水休息或就醫。

7.患有嚴重疾病者(一般感冒除外),如免疫不全,應避免接種活性疫苗,如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以及水痘疫苗。

感冒可以接種疫苗嗎?
一般感冒症狀剛出現的前幾天(急性期),以及有發燒之外,一般輕微的症狀如流鼻水等,依舊可以接種疫苗。如感冒症狀情況過於嚴重,出現高燒等情形,則應避免接種。
非常規疫苗
定義:指的是民眾需自費接種者,包括:
1. B型嗜血桿菌疫苗。
2. 肺炎鏈球菌疫苗。
3. 流行感冒疫苗。
4. 輪狀病毒疫苗。

非常規混合疫苗小字典
新三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非細胞型)、破傷風混合疫苗。
四合一疫苗:非細胞型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加上B型嗜血桿菌疫苗。
五合一疫苗:非細胞型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再加上小兒麻痺注射疫苗。
六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疫苗、B型肝炎。

接種禁忌
1.B型嗜血桿菌疫苗:接種劑次依年齡大小有所不同,需注意接種時機,一般建議基礎劑於寶寶2、4、6個月各接種一次,並於12?15個月追加一劑。

2.流行感冒疫苗:需滿6個月以上才能施打。接種後,有些寶寶會對蛋或疫苗其他成份產生過敏,並建議施打後在醫院觀察半小時再回去。

3.肺炎鏈球菌疫苗:舊型(23價)2歲以下嬰幼兒因接種免疫反應差,不建議接種。但是新型(7價),可以接種在2歲以下嬰幼兒。其接種劑數因開始接種之年齡而有所不同。

4.輪狀病毒疫苗:因6個月-2歲的寶寶是感染的高峰期,建議嬰幼兒6個月內接種。

5.輪狀病毒疫苗:接種時間接近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由於兩種都是口服疫苗,不建議一起接種,需間隔2個禮拜以上。

6.以下情形不適合接種肺炎鏈球菌:對疫苗成份過敏、發燒或急性疾病、慢性疾病復發、過去注射曾經發生不良反應者、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

7.非常規疫苗要不要接種可考慮成本效益以及疾病好發性,一般而言,由於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在家長能力範圍所及之內還是建議接種,如果擔心造成經濟負擔,可視情況與醫師討論。

各式疫苗接種間隔時機
A活性減毒疫苗:包括小兒麻痺口服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水痘疫苗。這些疫苗可同時接種,否則需間隔一個月以上。
B不活化疫苗:包括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日本腦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這些疫苗可同時接種或間隔任何時間,但是日本腦炎與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不可同時接種,並應間隔1個月。
C活性減毒與不活化疫苗可同時接種或間隔任何時機。
各種疫苗接種時機
疫苗種類
適合接種年齡
卡介苗
出生24小時以後

B型肝炎疫苗
1. 單獨施打者,出生滿3?5天、1個月、6個月各接種一劑。
1. 若是接種新型六合一疫苗,由於新型六合一包含B肝疫苗,則於出生滿2天先接種第一劑B肝疫苗,而後再分別於出生滿6週、3個月、6個月及1年6個月時接種6合1疫苗。

輪狀病毒疫苗
出生後6個星期起第一劑,6個月前第二劑。

三合一疫苗
出生滿2個月、4個月、6個月及1歲6個月各接種一劑。

四合一疫苗
出生滿2個月、4個月、6個月各接種一劑,並於18個月追加一劑。

五合一疫苗
滿月、2、4、6個月及1歲6個月時。

六合一疫苗
自出生的B肝第一劑,1.5、3、6個月以及1歲6個月。


b型嗜血桿菌疫苗
1. 單獨施打者於2、4、6個月各接種一劑,並於12?15個月追加一劑。

2. 四合一、五合一及六合一疫苗均有包含b型嗜血桿菌疫苗,接種時機則視提供的疫苗廠商而有所不同。

肺炎鏈球菌疫苗
7價:2個月大起4劑、7個月大起3劑、12個月大起2劑、2歲大起1劑
23價:2歲大起1劑
流感疫苗
6個月以上
水痘
12個月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15個月
小兒麻痺

疫苗
接種時機與三合一疫苗同,然而目前自費接種五合一及六合一疫苗者已包含小兒麻痺疫苗,寶寶可少挨針,一般醫師建議1歲後寶寶接種此疫苗後,上小學前再補吃2劑口服小兒麻痺疫苗。

日本腦炎
滿15個月接種第一劑,隔2週後接種第二劑,2歲半時接種第3劑,第四劑則於國小1年級時接種。備註:由於日本腦炎的流行季節為每年的5月以後,因此建議應在當年的3~5月時接種疫苗的第一劑,較能有效預防感染日本腦炎,不過,目前較大型的醫院因人力較充足,過了3~5月後仍可接種,有些甚至將接種時間延長到11月,因此不需要等到隔年再接種第一劑。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