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新生兒養育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章來源媽咪寶貝雜誌

戰勝哺乳困難

採訪撰文伍偉婷    
母乳有液態白金之稱,為了讓寶寶獲得最好的營養,媽咪們也都排除萬難的哺餵母乳,只是,在哺乳的過程中仍不免遇到許多瓶頸,舉凡乳頭破裂、漲奶、奶水不足等都會影響哺乳,有些媽咪不得已只好投降,改以配方奶;有些媽咪仍奮戰到底,哺餵母乳何其辛苦,讓我們一起戰勝這些哺乳的阻礙,開心哺乳去!
阻礙1.奶量不足


「怎麼辦?我的奶水少得可憐,好擔心寶寶吃不飽!」這是許多媽咪的心聲,不過,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表示,許多媽咪對於奶水分泌的量有錯誤的認知,因此,應該要先釐清奶水的分泌量和寶寶的需求量,再來評估自己是否真的奶量不足喔!

解決方法1.了解母乳特性與寶寶的胃容量:


其實奶水少不見得會造成問題,剛生完寶寶的媽咪可能會以為奶水應該是像噴泉一樣源源不絕,但其實初乳量本來就少,質地又較濃稠,這和原本的期待不同,但是初乳卻對寶寶免疫力的提升及腸道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次,要請媽咪釐清的是寶寶的胃容量:新生兒第一天的胃容量大約只有5~7㏄,第2天會增加為22~30㏄,到了第10天會增為45~60㏄,1個月後為80~150㏄,寶寶胃小再加上母乳好消化好吸收的特點,「少量多餐」便成為寶寶的飲食特性,因此,應該不用擔心寶寶吃得不夠多,而是先確認寶寶吸吮姿勢是否正確,並增加餵奶次數。
解決方法2.產後立即哺乳、實行母嬰同室:


初乳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是最理想也最珍貴的食物。奶水大量分泌之前您給予寶寶初乳外的食物,對寶寶而言,可能增加過敏的機率,也可能因飽漲而不願意吸奶,甚至造成乳頭混淆。對媽媽而言,刺激越少,成熟乳分泌得可能越晚;也可能因為寶寶沒有適時吸出乳汁,導致乳房腫脹。新生兒需要一天哺乳10~12次,隨著寶寶成長及哺乳技巧增進自然會拉開哺乳間隔。

解決方法3.認識寶寶的飲食型態:


研究顯示1~6個月全母奶寶寶的一天進食量約在750ML上下,雖有個別差異,但平均介於570~900ML之間,6個月之後添加副食品,寶寶對母奶的需求量便不再那麼多。親餵的媽媽應該是依據寶寶的需求來哺乳,再觀察寶寶的尿布量與體重成長,不需要以擠出奶水的多寡來擔心自己的奶水分泌不足。


解決方法4.頻繁哺乳或按時擠奶水:


「奶水的多寡奠定在餵奶型態。」高宜伶這麼說。也就是說,只要有按時擠奶、餵奶,就像水塔的運作一樣,水被抽乾了馬達自然會再運作給水,因此,媽咪們要努力餵奶,不要一餐誤了一餐,讓身體以為不再需要奶水,奶量自然會漸漸減少囉!


阻礙2.脹奶


產後當荷爾蒙產生作用,乳汁開始連續分泌時,乳房可能會有灼熱感、出現重量,甚至像石頭一樣硬,這是因為乳房內的乳汁和結締組織之間增加的血量和水分所引起的,須立即處理。一旦沒有及早哺餵或哺餵的時間間隔太長,乳汁沒有辦法完全被移出,可能會造成阻塞,甚至乳房腫脹。
預防方法1.及早哺餵:


要預防乳房腫脹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早讓寶寶吸吮,讓乳汁分泌順暢。


預防方法2.頻繁哺餵:


頻繁的哺餵可移出乳汁,讓乳腺通暢,較不會脹奶。


改善方法1.餵奶前溫敷:


可以以溫熱的毛巾,約40℃左右並放在乳房上,一手呈C形握住乳房下緣,另一手往胸壁方向輕柔按壓,可再以大拇指及食指輕壓乳暈,軟化乳暈周圍,讓寶寶較好含乳。
改善方法2.餵奶後冷敷:


若是餵奶後感到疼痛,則可以毛巾冷敷。也可以冷藏後的高麗菜葉冷敷乳房,有消腫、鎮痛的效果。


改善方法3.可擠出奶水:


若是脹奶過於疼痛,寶寶也因為乳房過於腫脹而無法吸吮乳頭,高宜伶表示,媽咪可嘗試在餵奶前先溫敷,輕柔按摩,讓乳暈變軟之後讓寶寶吸吮,如果寶寶有吸吮問題或其他狀況無法親自哺乳,媽咪需要將奶水擠出,以順暢乳腺,並且讓脹奶的情況盡早消失。若情況特殊可考慮出租或購買專業型或醫療級擠乳器。
熱水瓶法可急救!


當乳房非常疼痛,寶寶無法含乳又無法以手擠出乳汁時,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來緩解。
1. 準備一個約3、4公分寬口徑的玻璃瓶。
2. 先在瓶中倒滿熱水預熱玻璃瓶,不過須慢慢加滿,以免瓶子破裂。
3. 加滿水的瓶子靜置幾分鐘,使瓶子加溫。
4. 用毛巾包住瓶身,將熱水倒掉。
5. 以冷水冷卻瓶口及瓶頸內外壁後,將瓶口套在乳頭上,需貼緊皮膚,身體可前傾。
6. 靜置幾分鐘後,待瓶子冷卻,會有吸力將乳頭吸往瓶頸。
7. 這個力量會幫助奶水流出,當奶水流速減緩後,即可將瓶子移開,以免傷到乳頭。
8. 媽咪可視情況再重複做一次,或以相同步驟用於另一邊乳房。
9. 一段時間後,乳房的疼痛即會減輕,此時就可將奶水擠出或是讓寶寶吸吮。
阻礙3.乳頭破裂


乳頭破裂也是哺乳過程中常遇到的情況,高宜伶表示,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哺餵姿勢有問題,寶寶無法正確的吸含乳頭,而導致乳頭破裂;另外,則是因為乳頭皮膚較敏感,剛開始哺餵時,可能容易出現破皮、酸痛的情況,不過若是因為皮膚細嫩引起的破皮、酸痛,通常只會發生在哺乳初期,且會隨著哺乳狀況上軌道而改善;若是沒有改善,甚至越來越痛,那應該就是哺餵姿勢有問題了。


解決方法1.確認姿勢:


媽媽受傷時首先要確認寶寶吸吮姿勢,找出受傷原因並設法改善。一旦乳頭破裂,媽咪可先以受傷較不嚴重的乳房來餵奶。同時,藉由哺餵引起受傷乳房的噴乳反射,寶寶吸吮受傷乳房時會比較不痛。若決定讓受傷乳房暫時休息,請務必定時擠奶,維持奶量。

解決方法2.正確使用相關工具:


乳頭受傷時,可使用乳頭保護罩,將乳頭保護罩放置在乳頭和胸罩之間,能避免摩擦也提高乾爽度。有些媽媽選擇配戴假乳頭,讓寶寶吸吮,不過有時寶寶因此沒有含住大部分乳暈,造成吸吮不佳。有些媽媽在哺乳後塗抹乳汁減輕不適,但在乳頭嚴重破裂時,最好避免,因為母奶中的養分較多,有時反而會造成發炎感染,若有需要,媽媽們可以考慮塗抹羊脂膏。
阻礙4.姿勢不佳


姿勢不佳可能會造成許多後續的困擾,像是乳腺堵塞、乳頭破裂等,這都是因為寶寶無法正確的含乳,也無法順利的喝到乳汁所導致,因此,若發現有這樣的情況,媽咪就應該多換哺餵的姿勢,高宜伶表示,哺餵母乳就像在跳雙人舞一樣,兩個人的姿勢要能配合得宜,一般來說,最基本的兩種哺餵姿勢如下:
1. 搖籃式:媽咪可坐在一張舒服的椅子上,將寶寶用手托住,寶寶身體呈一直線,並將寶寶托高靠近乳頭,而不是身體彎曲就寶寶的嘴。可觀察寶寶的嘴唇是否外翻,並感覺寶寶吸吮的頻率是否規律,還有乳汁被吸吮出的感覺,如果寶寶嘴唇沒有外翻、吸吮不規律、媽咪也感覺不到乳汁被吸吮出,可能就要再調整一下姿勢。
2. 側躺式:媽咪和寶寶都側躺,兩人像兩條平行線一樣,並將寶寶的臉置於乳頭旁邊,不過要記得在寶寶身後墊摺疊大浴巾或小枕頭以支撐身體,若需要也可將寶寶的頭部稍微墊高,好方便他吸吮乳頭,同樣媽咪也應觀察寶寶是否有正確吸吮乳汁,若沒有,則應再調整姿勢。
阻礙5.乳頭凹陷


乳頭凹陷自然會使寶寶無法含乳,當然就造成哺餵母乳的障礙了!高宜伶表示,在懷孕期間即可觀察出自己是否為乳頭凹陷,因為有時是短小並非凹陷。媽咪可用手指按壓乳頭周圍,若是乳頭沒有凸出,就屬乳頭凹陷,為避免產後哺乳的困難,可在懷孕期間就開始戴「乳頭成型罩」,一開始不要戴太久,可先以一天半小時,習慣後再慢慢增加,以免乳頭敏感、受刺激後引起宮縮。
另外,若是媽咪在開始哺乳後才發現乳頭凹陷哺乳不易,建議媽咪產台哺乳或第一次哺乳時要從凹陷的那個乳房開始哺餵,高宜伶解釋道,因為寶寶一開始並不知道乳頭的樣子,若是先讓寶寶吸吮較容易吸吮的乳頭,那麼寶寶之後自然無法吸吮凹陷的乳頭。而在沒有哺乳的時候,還是可以戴乳頭成型器。
阻礙6.恢復工作


不少媽咪反應,產後重回職場,工作上不友善的態度及空間都讓他們只好中斷哺乳。不過,高宜伶表示,哺餵母乳有法令的保障,媽咪應該極力爭取,且應將心態調整為這是哺乳婦應有的權利,才不會就這樣中斷了母乳哺餵。
法令規定哺乳婦工作時,一天可有兩次的擠乳時間,一次半小時,若是媽咪認為2次不夠,也可早上早點到辦公室,先將奶水擠出,中午休息時間也可再擠乳,如此,一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就等於有4次擠乳的機會,如此,就不會有奶水中斷分泌或無法擠乳的問題了。另外,選擇高效率的雙邊電動擠奶器也是節省時間的好方法。
成功哺餵3大秘訣


1. 頻繁、規律的餵奶:奶水的分泌和供需原理相同,需要多少就會分泌多少,因此高宜伶建議媽咪,一定要按時哺餵母乳,即使無法親餵,時間到了也要擠出奶水,好讓身體機制了解還是需要分泌乳汁,奶水才會源源不絕喔!
2. 正確的哺餵姿勢:如同上文提及,哺餵姿勢不正確可能帶來許多困擾,因此,媽咪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哺餵姿勢,若發現寶寶吸不到奶水就應即時調整。
3. 遇到困難立即求助:當媽咪們有任何哺乳問題時,尋求相關資源的協助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現在部分醫院或診所有開辦母乳諮詢相關門診,媽咪們請多加利用。


哺乳協助
國民健康局母乳諮詢專線 0800-870-870
台灣母乳協會網站 www.breastfeeding.org.tw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媽咪寶貝雜誌

帶寶寶學走路

採訪撰文陳其暉 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主任 謝如蘭 彰    
勇敢踏出第一步



當寶寶循著古諺「七坐、八爬、九發牙」慢慢發展到會扶著東西站立的階段時,爸爸媽媽既希望寶寶學會自己走,又擔心他給摔疼了,牽著孩子的手究竟何時該放開?又該如何放開?走起來內八或外八的腿型需不需要治療?讓本文為您解惑。


寶寶學步期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會自己走路?」、「我的孩子一歲了還不太會走,是不是發展比較晚?我該怎麼辦?」在孩子會坐會爬後,憂心的家長常會提出這些疑問,究竟何時是寶寶的學步期?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廖淑芬醫師表示,多數寶寶大約在1歲左右漸漸學會移步,有些寶寶可能還需要扶著東西才不至於容易跌倒,但一般而言,孩子在1歲2、3個月就能放手自己邁出小步走,只是步伐仍會搖來晃去,並不穩固,就像企鵝走路一樣,能真正的走穩必須等1歲半後,當家中小寶貝能移動自如時,要寶寶小跑步都不成問題囉。


如何發現寶寶走路發展遲緩?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謝如蘭主任指出,寶寶過了1歲還不會扶東西站立,在排除環境支持度不夠與心理上害怕不敢放手的因素之後,通常在之前生理上的發展,像是翻身、立坐、爬行時,就會被發現他無法漸進式的學習這些大肢體動作。


「很少單純走不好的孩子」謝如蘭醫師表示,寶寶如果動作不協調通常無法順利由坐立進階到扶站(7~10個月)階段,而這個階段有以下幾個指標可以協助家長判斷孩子的生長發展是否慢了:
3、4個月大:檢視寶寶在被抱著或趴著時,可否自己抬頭。
4、5個月大:讓寶寶趴著,看看他能不能用兩隻手的前臂撐著,將自己的頭抬起來達90度。
7個月大:寶寶能自己坐著。



孩子1歲了為什麼還無法扶站學走?


謝如蘭醫師表示,孩子在1歲之後若還未能扶站學走,有可能是多面向的原因,這關乎孩子的認知、環境支持、神經學上是否有異常(反射與肌肉張力)、聽力、視力、語言、心理是否有障礙等,並非單純的行走困難,而且通常是前端發展,例如翻身、爬行就已經慢了,因此,謝如蘭醫師強調,每個階段的動作發展評估不可不慎,當家長覺得孩子動作怪怪的,有這個敏感的直覺時,就應該帶他到小兒科或復健科門診進行評估。

廖淑芬醫師進一步指出,在兒童發展評估門診中,會特別針對0~6歲孩子,安排兒童復健科、小兒神經科、兒童心智科、遺傳免疫科多方的評估鑑定。如果醫師在問診中發現寶寶是因為環境的因素,例如常常被主要照顧者抱著、放在嬰兒床裡,讓寶寶沒有練習爬行及走路的機會,或是寶寶因為害怕跌倒而卻步等心理因素,通常只要家中能建構安全學習環境,爸爸媽媽可以在家中的硬地板上鋪上軟墊,身邊隨時有人看顧,營造安全的學步環境,並給寶寶放手練習的機會及充分的安全感,就能獲得改善。
帶寶寶學步的訣竅 不會走期:環境刺激最重要



爸爸媽媽應從嬰兒期就提供寶寶多方面的刺激,從靜態的語言、告訴他物體在哪裡(視覺刺激),讓寶寶的小手去碰碰木頭、塑膠,感覺不同材質物體觸感(觸覺刺激),進而到肢體動作的刺激,帶寶寶去拿他有興趣的東西,慢慢試著讓他自己去探索身邊的事物,這些互動經驗經過時間累積,會適時地讓孩子發展出各階段動作能力。


刺激寶寶小腳ㄚ這樣做


謝如蘭醫師表示,在寶寶學步前,爸爸媽媽就可以趁著幫孩子換尿布時,進行腳掌按摩,刺激他的小腳ㄚ,漸進式地讓他適應腳踩地面的感覺,由於孩子先天氣質的不同,按摩方法也要有所調整,先天氣質敏感的孩子只要來回輕柔地撫摸他的腳掌即可,反之,俗稱「神經線較粗」、較不敏感的孩子,可以藉由刷子或舊毛巾來回摩擦他的腳掌。
等寶寶到了學步期,在家中不需要特別幫孩子穿上鞋襪,讓寶寶光著腳自己去感覺不同質地地板的觸感,並多帶他接觸草地、沙地等不同質感的地面,藉此讓他的小腳ㄚ有更多的刺激與感受。


扶站期:安全引導移動


當寶寶會扶站但仍不敢放手走時,需要兩個大人來幫助他,一位大人坐下在寶寶背後扶住寶寶的骨盆位置,另一人則站在寶寶前面以寶寶喜愛的玩具或食物引起他的注意,當他有想移動去拿的動作,扶住寶寶骨盆的大人再試著放開固定寶寶站姿的手。
走不穩期:不著痕跡來誘導


寶寶能自己站立走幾步路,但是走得不夠穩,容易走幾步就坐下,或者需要大人牽著走時,爸爸媽媽其實要保持順其自然的心態,因為其實寶寶需要跨過一些心理的障礙,適度地給他一些刺激,建立他行走的穩定度,就能幫助他,一樣可以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或食物放在離他較遠處,不著痕跡地吸引他去拿取,這時切記要避免在寶寶跨出幾步路之後又稱讚他:「你好棒。」以免讓他意識到自己沒有人牽著她走,很容易一下子又坐下了。

謝如蘭醫師表示,這些小活動都不需花上許多時間,但是要持之以恆每天撥出30分鐘,陪寶寶練習,讓他不知不覺就能夠走得又久又穩。

等寶寶會走也走得穩之後,廖淑芬醫師建議家長可以帶寶寶到有上下坡的草地或安全路面,這些都是讓孩子練習平衡感的好地方。

學步車(螃蟹車)能幫寶寶學步嗎?


廖淑芬醫師表示,當寶寶還不會行走時,坐螃蟹車容易搖晃,使寶寶受傷、韌帶鬆弛,而當寶寶會自己移位扶站時,通常也不需要被限制在學步車裡,因此,未學會走路的寶寶並不需要特別乘坐學步車學走。

謝如蘭醫師也指出,學步車最大的功用,只是方便家長將孩子抱到車子裡,成為一個移動式的搖籃,因為孩子還不會走路時,多是踮起腳尖被輪子帶動罷了,而墊腳尖的動作反而容易造成寶寶日後外八或內八的腿型。

另外,針對目前市面上有針對小朋友設計的玩具推車,把手高度正好在寶寶手能握住的位置,可以讓孩子推著四輪玩具車走,廖淑芬醫師提醒,讓寶寶練習時,家長要注意在旁控制速度或等到孩子能走得穩再推,避免急速前進造成孩子驚嚇跌倒。


結語


幫寶寶度過學步期,爸爸媽媽得檢視寶寶的生長進度、建構安全的學習環境、利用環境刺激引導,更重要的是,要放開緊握的手讓孩子自然學會行走,而「適時放手」正是父母親一輩子得學習的課題。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 :媽咪寶貝雜誌

 

從寶寶便便看健康

   
為「便便所苦」的大人們,別讓解不出便、拉不停狀況同樣發生在您的寶寶身上,從出生起就開始觀察孩子的便便吧!這樣做不僅能揪出嚴重的嬰兒肝膽疾病、了解便秘與腹瀉的處理原則,2歲前更是奠定飲食與排便習慣養成的好時機,孩子的便便順暢,自然就能長得又高又壯。
寶寶便便大不同


人體的消化道在胚胎時期開始發育後,隨著消化道機能的成熟、營養吸收度、食物攝取種類、年齡、疾病,寶寶的排便穩定度會有微妙的改變,從孩子出生到能食用副食品之後,寶寶的便便型態也大不同!


出生~第一次進食


一般而言,寶寶在出生二十四小時之內就會開始解胎便,台中慈濟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科馬益群醫師指出,胎便是寶寶在媽媽子宮內,吞入羊水中物質,經腸胃道後排出,混合著胎脂、胎毛和膽汁色素等,顏色接近純黑色或墨綠色的黏便。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陳世彥醫師進一步表示,新生兒排出胎便並開始餵奶後,不管餵配方奶或母奶,一直到消化道能完全分解吸收脂肪、乳糖和蛋白質等營養之前,寶寶大便會呈黃略帶綠色,這都屬於正常的排便色澤。
滿月~2、3個月大


這個時期寶寶便便的形狀多呈半固體、固體,一天可能多到5、6次,陳世彥醫師提醒家長,這樣的便便次數並不一定代表寶寶在拉肚子,而是因為他的腸道反射功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無法一次排空的結果。

而純餵母奶的寶寶在此時大便會呈黃色且特別稀糊,但一直到寶寶3、4個月大,開始嘗試餵副食品之後,便便才會轉換為棕色或棕黃色,和一般餵配方奶寶寶的便便沒有差別,而這時有些配方奶粉特別添加的高蛋白或高鐵成分,也可能會讓便便呈綠色甚至是灰綠色。


3~4個月大


寶寶排便的次數會開始減少,次數從3天1次~1天3次不等,陳世彥醫師解釋這是由於1.寶寶的腸道漸已成熟。2.若開始嘗試接觸副食品,食物種類增多。3.腸道生態環境改變,這些都會影響他的排便次數,研究指出若在出生後,持續餵食母乳將比餵食配方奶能夠幫助寶寶腸道環境易於增生益生菌,而腸道益生菌的增生,可產生許多短鏈脂肪酸,提供腸道細胞能量來源,因而促進消化吸收及腸道免疫系統更臻成熟。


4~6個月大


馬益群醫師表示,這個階段因為寶寶舌頭和嘴部肌肉的控制漸漸成熟,可開始練習吃副食品。建議副食品添加先從米、麥粉開始。如家中有過敏史,怕小寶寶對食物過敏,副食品的添加建議從6個月大時開始,可選擇先從米粉開始,因其為單一穀類,較不易引起過敏。並建議可將米粉加入母奶或涼開水攪成糊狀,可訓練寶寶咀嚼。添加新食物由少量開始,一次試吃一種,濃度由稀漸濃。此時大便有一點小變化,例如稍微稀便沒有關係,不必要為此放棄嘗試副食品。疑似過敏體質的寶寶建議新食物的添加最好一個星期試吃一種,若有長紅疹、明顯腹瀉等症狀,則須暫停此種食物。
6個月大以後


陳世彥醫師解釋,6~9個月大的寶寶的消化系統已經慢慢成熟到能提供足夠及功能成熟的胰蛋白?及脂肪?等酵素來分解大分子的蛋白質、脂肪,特別在8、9個月後可以適當的給予寶寶肉湯及肉泥或者烹調用油。

寶寶在6個月大之後排便應大都是成形固體狀、條狀的軟便,這階段腸道消化及吸收更為成熟,大腸對水份吸收也漸趨穩定,由於新的副食品,像是食物中的蛋白質會讓便便成固體狀,頻率由1天3次~2、3天1次不等,加上吃得多,便便的量也會變多,而顏色也會因為吃進去的食物種類而有變化,從棕色到咖啡色不等。提醒家長注意,若是寶寶1歲之後仍多解水稀便,又非疾病引起的腹瀉,則要評估孩子的腸胃消化吸收狀況,避免孩子長久下來造成體重過輕、營養不良的情形,

「嬰幼兒在2、3歲之後便便的狀態就會漸漸與成人相似」,馬益群醫師強調,在2~3歲前建立孩子的如廁習慣與健康飲食將是孩子維持健康便便的關鍵。


Attention!便便發出的危險訊號


當寶寶的消化道功能成熟之時,家長就可以從便便的性狀來注意寶寶是否有特殊的腸胃道症狀,陳世彥醫師表示,便便的性狀可分為:硬便、軟便、稠便、黏便、糊便、稀便、水便這七大類;不正常的便便顏色包括:1.極淡黃色、白色、灰白色便。2.紅便、黑便。3.綠黏便等危險便便顏色,都反應出寶寶腸胃道的健康狀態,不健康的便便爸媽可以這樣分辨:
持續黏便、糊便


原則上,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應該解軟便,而以母奶為主食的寶寶解便通常會較黏稠一些,但若是寶寶持續解出黏便與糊便就要特別注意觀察,是否合併有哭鬧不安、吃不下、吐奶等症狀,這也極可能是腹瀉的情況,需要帶寶寶到小兒科門診進一步了解腹瀉原因。


硬便與稀便、水便


發生便秘的寶寶會排便頻率少(1星期不到2次)、解硬便,特別是已經成顆粒狀的硬便容易造成解便時的不舒服,但並不只有解硬便才是便秘,如果排不出去的便便持續堆積在腸道出不來,寶寶也可能每次上大號都只能解一點點的水稀便,或者有前段硬便、後段稀便的狀況發生,需要留心辨別。此外,若寶寶一直解水便、稀便,且一天解便次數超過5、6次,則是寶寶腹瀉的典型症狀。馬益群醫師指出寶寶長期便秘或腹瀉的原因亦可能與牛奶過敏有關。


若寶寶解出下列4種顏色的便便,家長也得留心:


大便卡色號(1~3號):極淡黃色、白色、灰白色便
馬益群醫師特別強調,寶寶出生後若有膚色黃、眼白黃的黃疸現象,且持續3到4週仍未消退,家長們就得留心比對兒童健康手冊上第4頁大便卡的色號,如果寶寶大便的顏色呈現淡黃或灰白色,即1~3色號,即有可能是「膽道閉鎖」、「肝臟發炎」等造成膽汁滯留肝臟的疾病,膽汁無法順利排到十二指腸裡,與糞便混合而造成寶寶糞便呈現近白色。

爸爸媽媽一旦發現寶寶上述情況,必須趕緊帶寶寶至兒科門診診治,如果錯過出生後2個月的黃金手術治療期,會造成寶寶肝硬化、死亡(多在2歲前)的嚴重後果。
紅便、黑便


如果寶寶解出紅便,極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的腸炎或肛裂的情形,或者解出瀝青狀的黑便(胎便除外),則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好發於嬰幼兒的特殊急性腹症—腸套疊,則於後期會出現草莓色果醬樣便便,都需要馬上至兒科就醫。


綠黏便


寶寶的便便若呈綠色黏稠狀又合併發燒、拉肚子、腹痛等症狀的話,陳世彥醫師指出極有可能是細菌性腸炎,如沙門氏菌感染的情形,也需家長留心觀察就醫。

異常的便便顏色可能發出危險訊號,但是陳世彥醫師提醒家長,光是觀察便便顏色並不純粹是消化道的問題,寶寶食用食物的顏色也可能對應到便便的顏色,例如給寶寶吃火龍果、蕃茄,便便顏色自然會呈紅色狀,家長也要配合寶寶飲食習慣來觀察才更準確喔。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