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懷孕資訊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章來源媽咪寶貝雜誌

第一次肌膚接觸 媽咪寶貝好健康

寶寶歷盡千辛萬苦出生後,頭一個小時是最清醒的,如果把握這黃金的時段,和媽咪進行第一時間的肌膚接觸,不單能使母乳哺育更成功,還可為親子關係奠下一個良好的基石喔!

關於母嬰早期肌膚接觸

*定義


出生後寶寶與媽媽皮膚相互接觸,用最沒有距離的方式進行產後第一次邂逅,稱為肌膚接觸。但必須在媽咪生產過程穩定且順利的前提下,才能將剛分娩出不穿上任何衣物、尿布的寶寶直接放到媽咪的胸前或是腹部上,讓媽咪露出前胸和寶寶進行最直接的肌膚接觸。
*進行方式


所有經產道及使用半身麻醉剖腹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兒,其身體由護理人員擦乾後立即放在媽媽的胸前,寶寶不用穿衣服,媽咪上半身也沒有衣物,兩人之間沒有任何阻隔。嬰兒放在媽媽身體上,會慢慢蠕動尋找乳房;母親可以撫摸寶寶與他互動,也可以稍稍將他抱近乳房一些,但不強迫嬰兒含乳頭,而是讓寶寶自行尋找。這樣的肌膚接觸需至少持續60分鐘或完成第一次的母乳哺餵;此外,若媽媽不想中斷,當然可以持續更久。
*維持時間


台中榮民總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昭惠指出,目前國內規定的肌膚接觸時間,剖腹產為10分鐘、自然產為20分鐘,不過國際上並沒有限制第一時間肌膚接觸的長短,反而是希望能越長越好,或至少到寶寶自行找到媽媽的乳頭,吸吮完初乳之後,而通常這樣的時間約在一個小時左右。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蘇秦明表示,一般寶寶放到媽媽身體上後,會在媽媽的身上蠕動且一邊尋找乳房,而這樣的時間大約需50~60分鐘,若是在寶寶吸吮到初乳之後,媽咪還有體力可和寶寶互動,則也不需刻意分開兩人,若是擔心寶寶會冷,可在寶寶背上覆蓋一件衣物或被子,讓媽咪和寶寶都有受到被子的遮蓋。
自然產和剖腹產的差異

一般來說,自然產和剖腹產皆可執行產後第一時間的母嬰肌膚接觸,程序上也沒有任何的差異,剖腹產多半是半身麻醉,因此,仍有知覺可以和寶寶進行互動。即使是採用全身麻醉,媽咪也可在清醒過後將寶寶抱到裸露的胸前,這樣的肌膚接觸還是有其意義存在。

母嬰早期肌膚接觸的優點

1. 促進親子關係建立:當寶寶被抱在媽媽懷裡時,除了能感受到媽媽的體溫、味道、心跳及聲音外;並可在情感上獲得較多的支持,獲得充分的安全感。蘇秦明指出,藉由這樣的互動,寶寶能感受到媽媽的柔與關愛,這是建立「親子連心」相互依附的基石。
2. 加強抵抗力:母親身上的菌種多是無害的,而母乳中也含有對抗不良菌種的保護因子,母嬰早期肌膚接觸可以讓新生兒提早接觸這些優良菌種,這些菌種會叢生在嬰兒的腸道及皮膚,可抵抗來自醫療工作人員及環境中較有害的細菌,避免造成感染。
3. 使嬰兒呼吸、心跳、體溫以及血糖更穩定:嬰兒體溫低會使血糖下降,血糖下降後,身體的代謝率會提高,進而使呼吸、心跳加速。蘇秦明表示,母體的體溫(攝氏36.5~37度)遠較保箱高(一般是在攝氏32度左右),因此肌膚接觸能維持新生兒的體溫正常;如果父母有疑慮,可以加一條小毛毯覆蓋在嬰兒背上。寶寶體溫能維持正常,身體其他功能皆會漸趨穩定。
4. 減少嬰兒哭鬧:與媽媽直接肌膚接觸時,初生嬰兒可在母親的安撫下,增加安全感,進一步減低嬰兒哭鬧的情形。
5. 促進母體復原:蘇秦明指出,嬰兒吸吮的動作會促使母體分泌泌乳激素及催產素,泌乳激素有助於乳汁的分泌;而催產素則會進入子宮,促進子宮收縮,有助於產後胎盤分娩出及減少產後出血。並且,在頭一兩個小時的肌膚接觸中,寶寶以手觸摸媽媽的乳房,也可促進母體荷爾蒙的分泌,幫助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的機會。
6. 有助於日後哺乳:根據研究發現,有肌膚接觸的寶寶,吸吮乳房的狀況會比較好,也可以建立媽媽哺餵母乳的信心。
7. 寶寶可獲得初乳:新生兒的紅血球數量多,但壽命不長,紅血球經分解後會產生膽紅素,若新生兒腸胃蠕動不佳,不能即時排出胎便,膽紅素存留在腸胃中便會被吸收,進一步造成黃疸。蘇秦明表示,初乳可刺激嬰兒腸胃蠕動,協助膽紅素排出,減少黃疸。此外,初乳中所含的成長因子也可幫助新生兒腸道的成熟與健全。
Q&A時間

1. 生產中若有使用麻醉藥物會影響產後肌膚接觸的品質嗎?
A:蘇秦明表示,麻醉藥物主要是影響媽媽,使媽媽在生產後仍陷在昏昏欲睡的狀態;陳昭惠指出,如此可能降低寶寶的吸吮慾望及正確性,進而影響肌膚接觸的過程,因此,需謹慎使用。
2. 若嬰兒與母親進行第一時間的肌膚接觸,是否會影響擦身體、沐浴、剪臍帶等新生兒照護?
A:陳昭惠表示,新生兒出生後一定要先將身體擦乾,若身體維持在溼溼的狀態,寶寶容易著涼。在擦乾身體之後,就可以將寶寶放到媽媽的身體上(擦乾的動作也可在媽媽的身上做)。蘇秦明指出,一般新生兒的體溫約在32℃左右,而母體的體溫則約為36.5℃,讓寶寶直接接觸媽媽的肌膚,可讓媽媽將體溫傳給寶寶,因此,並不需要擔心寶寶會因為沒有穿衣服而受涼,在寶寶的背上添加一層被子即可。而其它的如沐浴,可等到寶寶抱離母體之後再進行。剪臍帶則可等到臍帶跳動不是那麼明顯再剪,而新生兒應該點的眼藥、施打維他命K等,都可以在和媽媽做第一時間的肌膚接觸結束之後再執行,並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
3.爸爸可否和寶寶進行第一時間的肌膚接觸?
A:陳昭惠建議,如果媽媽產後神智仍未清醒時,可由爸爸進行第一時間的肌膚接觸,進行的方式和媽媽進行的方式類似,也需儘可能的裸露上半身,只是爸爸多是採取坐姿。
4.什麼樣情況不適合第一時間肌膚接觸?
A:若生產過程中,媽媽接受全身麻醉,體力在產後往往仍未恢復正常,因此難和寶寶進行互動。此外,若是媽媽在產後有大量出血或需要急救的情況,當然是以保命為優先。此外,如果寶寶也有需要急救的或異常情況,仍以救命為首要。
5.初乳量會不會不夠,無法滿足嬰兒所需?
A:媽咪也許會擔心,初乳量無法填滿寶寶的肚子。蘇秦明指出,1天大的足月新生兒,胃容量只有3~5cc,所以只要幾cc的初乳即可滿足寶寶;到了第3天,胃容量慢慢增加到20~30㏄;第7天時,也僅有50~60㏄。因此,媽咪不需擔心初乳的量不足,相反的,少少的初乳反而適合新生兒的胃容量。
6.如何執行第一時間和寶寶的接觸呢?
A:陳昭惠醫師表示,通過認證的母嬰親善醫院,都會鼓勵媽媽和新生兒進行第一時間肌膚接觸,與第一次的母乳哺餵。若不確定院方是否會協助進行第一時間肌膚接觸,建議媽咪在生產前可先詢問醫院的處理方式;如果醫院沒有執行此類方式的習慣,媽咪也可在產前和醫護人員溝通,為自己和寶寶爭取權益。

7.不哺餵母乳,也要進行母嬰的肌膚接觸嗎?
A:陳昭惠表示,這樣的肌膚接觸除了有助於日後哺乳的順利之外,還可以幫助親子關係的建立,維持嬰兒的體溫,穩定嬰兒的呼吸及心跳。嬰兒的觸摸也有助於母親的子宮收縮及身心放鬆。因此,即使媽媽確定不哺餵母乳,還是建議媽咪進行第一時間的肌膚接觸。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4 幸福媽咪LoveTalk~懷老二的適當時機

 

日前報導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又開始出現墮胎潮,而且此次的墮胎潮中,不乏已婚的女性,這是值得擔憂的現象。從女性最適合的懷孕年齡及家庭經營的好處上,我們建議不論是育齡女性或可再接再厲生產報國的媽媽們,不妨繼續投入生產行列,以享受幸福媽咪的好滋味。

 

1加1究竟等於多少最圓滿呢?

 

你是想生老二,正在等待適當時機的爸媽?還是猶豫中,請老二「等一等」的爹娘呢?婦產科醫師鄭重呼籲:「懷老二切莫等一等,因為女性的生育功能有〝date line〞。」

 

<時效篇> 生孩子 掌握時機很重要

 

產後休息多久可以懷老二?

對於希望趁勝追擊,或者必須趕進度的父母一定非常關心:媽咪產後多久可以再接再厲懷老二呢?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院區婦產部產科主任歐家佑表示:「雖然媽咪的會陰傷口大約只要4~6週即可復原,但基於媽咪身心需要休養、照顧老大也有其學習適應期,所以兩胎間隔在6~24個月是比較理想的。」

 

18M理想間距

 

根據婦幼照顧支援的強弱,目前已開發國家是以18個月做為兩胎間距的建議值,而未開發國家則建議最好相隔2年以上。歐家佑主任指出,每個家庭有自己的生育計畫,只要全家人確實準備好迎接老二,媽咪的產後復原狀況又很理想,夫妻倆就可努力「做人」,「當下」就是最適當的懷老二時機

不過,歐家佑主任也提醒希望盡快有老二的媽咪必須注意以下二個變數:

1.全母奶媽咪在產後6個月內若經期遲遲未來,即使夫妻再怎麼努力,其避孕效果仍高達98%。

2.剖腹生產的媽咪若下一胎想嘗試自然生產,最好還是間隔一年左右,讓傷口及子宮的復原時間充裕會比較好。

 

惡露排除即受孕好嗎?

 

仔細觀察,不少老二是出現在媽咪產後4~12個月間,難道這段時間是媽咪最容易受孕的時候?對此,歐家佑主任表示,的確有發現兩胎若距離較短的家庭,媽媽通常是在老大約6~12個月大左右再次懷孕,但醫學上並無相關的研究報告,可能是「心理作用」,感覺休息夠了吧!

 

另外,歐家佑主任也提醒,沒有哺餵母奶的產婦在惡露完全排出後,卵巢即可能會開始正常排卵,一個未防範,媽咪即可能受孕,對於還沒準備好懷老二的媽咪要當心喔。

 

掌握生老二的最後〝佳〞機!

 

至於徘徊在生不生老二?或者請老二「等一等」的父母則必須了解:媽媽的卵子品質攸關胚胎的染色體數目及構造是否正常?也就是寶寶是否健全、健康。

 

什麼因素和媽咪的卵子品質較有關?e世代送子鳥生殖醫學中心暨賴興華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王懷麟表示:「年齡是首要關鍵,其次和現代人的生活作息及壓力等有關。」

【25~35適孕年齡】

 

歲月催人老,除了看得見的容貌,人體各器官的功能也會隨著時間增長而漸漸退化、衰老。一般而言,女性的卵巢功能在25~35歲之間最佳,不論是排卵數量或者胚胎著床情況,因此王懷麟醫師建議媽咪不管是哪一胎?盡可能在此區間懷孕生產,對媽媽的體力及寶寶的健康都是比較理想的。

 

【38~42危孕年齡】

 

35歲過後,卵巢的功能開始下降,胚胎出現異常的比例隨之增加,這也是為何我們把35歲以上的產婦稱做是「高齡產婦」,健保局會補助媽咪進行羊膜穿刺篩檢的原因之一。

 

王懷麟醫師進一步指出:「臨床上發現:超過38歲的婦女其受孕機率可以說是對折;至於40~42歲婦人的受孕率也僅剩1/5~1/10,而且42歲以上產婦產出畸胎的比率是適孕年齡產婦的1.5倍,爹地媽咪最好還是要掌握懷老二的最後〝佳〞機。」

 

<幸福篇> 生幾個 幸福媽咪告訴你

 

至少‧我們生了兩個

有人說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再加上全球經濟衰退,能生養一個孩子就足夠了!難道每生一個孩子,家庭負擔就會多出一倍嗎?你可曾認真思考:1加1等於多少最好呢?避免手足爭吵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呢?

 

3年前,因緣出版《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使得全職家庭主婦汪培珽,多了一個頭銜「親子教養作家」;去年底,她更有感而發的出版《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引起許多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重新思考家庭人口數,以及家中有兩個或以上孩子者,父母該如何善用手足教養,讓兄弟姊妹確實相親相愛地一起長大。

【1加1 等於?】

 

很多人誤以為汪培珽是在因應少子化而鼓勵生育,她說:「如果你已走入婚姻、晉升父母行列,那你一定要審慎思考『你的人生,到底希望有幾個孩子呢?』。當然,在行有餘力的情況之下,不妨多生幾個孩子,因為手足之情可以是孩子學習分享、尊重、關懷與愛的重要力量。」

 

8年前,汪培珽覺得兩個就好了,但如今她有些遺憾當時為什麼不生3個,對於獨生子女的家庭,汪培珽心疼的說:「你不覺得一個家庭,只有3個人,有點少嗎?」

 

【1跟1 相差?】

 

對於父母經常要扮演手足間的仲裁,汪培珽以「不鬩牆非兄弟」來形容這種手足之情。她認為:「手足感情好不好,跟父母從小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聯;很多父母習慣以『挑撥』的方式來教養孩子,但其實『榜樣』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嚮往。」

 

其次,孩子相差幾歲有時也是爭吵程度的關鍵,汪培珽建議說:「如果還來得及規劃,手足相差2歲之內最好,因為可以玩在一起,打架也比較勢均力敵,父母也可以不用幫忙任何一方。」

 

甜蜜?1+1=4說給你聽

 

 

 

個案1……再辛苦也要生老二

 

媽咪:許淑媜 35歲 職業婦女

老大:張恩愷 男 2歲8個月

老二:未命名 男 肚裡37週

 



為了不讓人生有遺憾,更希望老大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還有互相扶持的手足,已經待產的淑媜媽咪開心地說:「我的體質不易受孕,懷孕7~8個月時這兩胎又都有〝安胎〞的情況,雖然辛苦,但看著貼心的恩愷和堅持再生一個的老公玩瘋時的父子情,一切都是甜蜜的負荷。」

雖然以後得支出雙倍的保母費,但老二因為同樣是男孩,所以哥哥的衣服、玩具、書籍都可以留給弟弟使用,省去不少金錢和尋找的心力。至於教養方面,淑媜媽咪認為父母的工作也並未加倍,對老大來說反而多了趣味。她說:「我現在講一次故事,是兩個小聽眾一起聆聽,而且他們相差不多不少的3歲,以後玩在一起的機會很大。」

 

自從淑媜媽咪順利懷老二後,工作十非忙碌的老公就常勸人說:「任何事都比不上生兒育女重要,尤其切勿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暫緩生第二胎,因為任何工作上的成就都比不上擁有兩個寶寶來得幸福!」前陣子公公生病,自己又有孕在身,多虧老公有其他姊弟輪流照顧公公,更加確定夫妻倆為哥哥添伴的抉擇是正確的。期待早日見到弟弟的恩愷說:「他會帶一個很棒的禮物來跟我玩!」


~原文刊載於2009年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