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文章來源媽咪寶貝雜誌

帶寶寶學走路

採訪撰文陳其暉 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主任 謝如蘭 彰    
勇敢踏出第一步



當寶寶循著古諺「七坐、八爬、九發牙」慢慢發展到會扶著東西站立的階段時,爸爸媽媽既希望寶寶學會自己走,又擔心他給摔疼了,牽著孩子的手究竟何時該放開?又該如何放開?走起來內八或外八的腿型需不需要治療?讓本文為您解惑。


寶寶學步期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會自己走路?」、「我的孩子一歲了還不太會走,是不是發展比較晚?我該怎麼辦?」在孩子會坐會爬後,憂心的家長常會提出這些疑問,究竟何時是寶寶的學步期?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廖淑芬醫師表示,多數寶寶大約在1歲左右漸漸學會移步,有些寶寶可能還需要扶著東西才不至於容易跌倒,但一般而言,孩子在1歲2、3個月就能放手自己邁出小步走,只是步伐仍會搖來晃去,並不穩固,就像企鵝走路一樣,能真正的走穩必須等1歲半後,當家中小寶貝能移動自如時,要寶寶小跑步都不成問題囉。


如何發現寶寶走路發展遲緩?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謝如蘭主任指出,寶寶過了1歲還不會扶東西站立,在排除環境支持度不夠與心理上害怕不敢放手的因素之後,通常在之前生理上的發展,像是翻身、立坐、爬行時,就會被發現他無法漸進式的學習這些大肢體動作。


「很少單純走不好的孩子」謝如蘭醫師表示,寶寶如果動作不協調通常無法順利由坐立進階到扶站(7~10個月)階段,而這個階段有以下幾個指標可以協助家長判斷孩子的生長發展是否慢了:
3、4個月大:檢視寶寶在被抱著或趴著時,可否自己抬頭。
4、5個月大:讓寶寶趴著,看看他能不能用兩隻手的前臂撐著,將自己的頭抬起來達90度。
7個月大:寶寶能自己坐著。



孩子1歲了為什麼還無法扶站學走?


謝如蘭醫師表示,孩子在1歲之後若還未能扶站學走,有可能是多面向的原因,這關乎孩子的認知、環境支持、神經學上是否有異常(反射與肌肉張力)、聽力、視力、語言、心理是否有障礙等,並非單純的行走困難,而且通常是前端發展,例如翻身、爬行就已經慢了,因此,謝如蘭醫師強調,每個階段的動作發展評估不可不慎,當家長覺得孩子動作怪怪的,有這個敏感的直覺時,就應該帶他到小兒科或復健科門診進行評估。

廖淑芬醫師進一步指出,在兒童發展評估門診中,會特別針對0~6歲孩子,安排兒童復健科、小兒神經科、兒童心智科、遺傳免疫科多方的評估鑑定。如果醫師在問診中發現寶寶是因為環境的因素,例如常常被主要照顧者抱著、放在嬰兒床裡,讓寶寶沒有練習爬行及走路的機會,或是寶寶因為害怕跌倒而卻步等心理因素,通常只要家中能建構安全學習環境,爸爸媽媽可以在家中的硬地板上鋪上軟墊,身邊隨時有人看顧,營造安全的學步環境,並給寶寶放手練習的機會及充分的安全感,就能獲得改善。
帶寶寶學步的訣竅 不會走期:環境刺激最重要



爸爸媽媽應從嬰兒期就提供寶寶多方面的刺激,從靜態的語言、告訴他物體在哪裡(視覺刺激),讓寶寶的小手去碰碰木頭、塑膠,感覺不同材質物體觸感(觸覺刺激),進而到肢體動作的刺激,帶寶寶去拿他有興趣的東西,慢慢試著讓他自己去探索身邊的事物,這些互動經驗經過時間累積,會適時地讓孩子發展出各階段動作能力。


刺激寶寶小腳ㄚ這樣做


謝如蘭醫師表示,在寶寶學步前,爸爸媽媽就可以趁著幫孩子換尿布時,進行腳掌按摩,刺激他的小腳ㄚ,漸進式地讓他適應腳踩地面的感覺,由於孩子先天氣質的不同,按摩方法也要有所調整,先天氣質敏感的孩子只要來回輕柔地撫摸他的腳掌即可,反之,俗稱「神經線較粗」、較不敏感的孩子,可以藉由刷子或舊毛巾來回摩擦他的腳掌。
等寶寶到了學步期,在家中不需要特別幫孩子穿上鞋襪,讓寶寶光著腳自己去感覺不同質地地板的觸感,並多帶他接觸草地、沙地等不同質感的地面,藉此讓他的小腳ㄚ有更多的刺激與感受。


扶站期:安全引導移動


當寶寶會扶站但仍不敢放手走時,需要兩個大人來幫助他,一位大人坐下在寶寶背後扶住寶寶的骨盆位置,另一人則站在寶寶前面以寶寶喜愛的玩具或食物引起他的注意,當他有想移動去拿的動作,扶住寶寶骨盆的大人再試著放開固定寶寶站姿的手。
走不穩期:不著痕跡來誘導


寶寶能自己站立走幾步路,但是走得不夠穩,容易走幾步就坐下,或者需要大人牽著走時,爸爸媽媽其實要保持順其自然的心態,因為其實寶寶需要跨過一些心理的障礙,適度地給他一些刺激,建立他行走的穩定度,就能幫助他,一樣可以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或食物放在離他較遠處,不著痕跡地吸引他去拿取,這時切記要避免在寶寶跨出幾步路之後又稱讚他:「你好棒。」以免讓他意識到自己沒有人牽著她走,很容易一下子又坐下了。

謝如蘭醫師表示,這些小活動都不需花上許多時間,但是要持之以恆每天撥出30分鐘,陪寶寶練習,讓他不知不覺就能夠走得又久又穩。

等寶寶會走也走得穩之後,廖淑芬醫師建議家長可以帶寶寶到有上下坡的草地或安全路面,這些都是讓孩子練習平衡感的好地方。

學步車(螃蟹車)能幫寶寶學步嗎?


廖淑芬醫師表示,當寶寶還不會行走時,坐螃蟹車容易搖晃,使寶寶受傷、韌帶鬆弛,而當寶寶會自己移位扶站時,通常也不需要被限制在學步車裡,因此,未學會走路的寶寶並不需要特別乘坐學步車學走。

謝如蘭醫師也指出,學步車最大的功用,只是方便家長將孩子抱到車子裡,成為一個移動式的搖籃,因為孩子還不會走路時,多是踮起腳尖被輪子帶動罷了,而墊腳尖的動作反而容易造成寶寶日後外八或內八的腿型。

另外,針對目前市面上有針對小朋友設計的玩具推車,把手高度正好在寶寶手能握住的位置,可以讓孩子推著四輪玩具車走,廖淑芬醫師提醒,讓寶寶練習時,家長要注意在旁控制速度或等到孩子能走得穩再推,避免急速前進造成孩子驚嚇跌倒。


結語


幫寶寶度過學步期,爸爸媽媽得檢視寶寶的生長進度、建構安全的學習環境、利用環境刺激引導,更重要的是,要放開緊握的手讓孩子自然學會行走,而「適時放手」正是父母親一輩子得學習的課題。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媽咪寶貝雜誌

教你省錢存大錢!

採訪撰文伍偉婷 諮詢生活專家 楊賢英    

物價漲不停,民生用品不論怎麼買似乎都無法省錢,在這樣的情況下,唯有「省小錢才能存大錢」,一小步一小步的累積,以達到短期目標去成就長期目標,優質家庭生活就離你不遠囉!


一個月的生活支出當然離不開食衣住行育樂,而一般上班族的收入固定,生活專家楊賢英表示,應該先把必要的開銷列出來並估出大略的花費,這就是生活的零用金。家庭中必要的生活支出主要有兩個部分,其一是寶寶的生活;其二是大人的生活,不過,楊賢英提出一個論點-「寶寶不能忍,大人要能忍」,寶寶的生理需求一定要被滿足,才能夠健康的成長,而大人只要溫飽,其他部分則必須控制自己的慾望,才能真正省錢,否則,一個家庭的收入很快就會用光。


估出花費預算


楊賢英建議,可將每個月的生活支出按照項目分類好,並將每個分類可能的花費先提領出來放在信封袋,像是「寶寶飲食」、「大人飲食」、「寶寶生活用品」、「大人生活用品」等。假設規劃寶寶飲食一個月需花費2000元、大人飲食一個月需花費5000元、寶寶生活用品需花費3000元、大人生活用品需花費4000元,那麼就先把這些錢放在信封袋中,並將信封袋寫上「寶寶飲食費用」等,如此一來,便較能控制各項目的生活支出,也才能了解支出的細節,不過,楊賢英表示,可以將預算稍微放寬一些,例如,大人飲食粗估是5000元,那就在信封袋中放入5500元,而若是當月5500元仍不夠用,就知道自己的支出已超過預算,得從下個月補回來,這樣的做法才能確保收支平衡。
而若是某個類別的零用金有剩餘,建議用於投資或是累積到下個月的該項支出,投資在寶寶身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像是可以另開一個帳戶當作寶寶未來的教育基金,每個月多餘的錢就存在這個戶頭。
跟會、定存還流行嗎?


保險、基金、股票是大家熟知的理財管道,不過還有一些傳統的方式,像是跟會、定存,不過楊賢英表示,跟會雖然是朋友間的互相協助,但不少人都有被倒會的經驗,而現在又有多種管道可投資理財,一般較不建議跟會的方式以降低風險;另外,定存雖然能確保錢財不會流失,但以現金銀行的低利率來看,將錢存在銀行也不見得能夠獲利,但是適合保守型的投資者。


一定要有的用錢觀


1.列出支出預算:列出支出預算是用來檢視自己每個月的支出,楊賢英表示,最好能將每個類別作仔細的區分,在一個月過後,再以實際的花費和當初的預算來檢視自己是否超支或仍有結餘,如此才能在平日就掌握好自己的支出狀況,而不是不明不白的不知道錢花到哪裡。
2.立下短期目標:短期目標一般是半年或一年的目標,像是半年要存15萬或是一年存15萬,楊賢英建議可以用定期定額扣款的方式,強迫自己存錢。
3.訂出長期目標:短期目標的達成便可協助長期目標的實現。楊賢英表示,長期目標應是較大規模目標的設定,比如說,10年後要存到500萬,買一棟房子,這便可以提升自己存錢的動機。


考量要素


每個家庭在做短期、長期目標時的考量要素會隨著個人價值觀、家庭需求而有不同,楊賢英建議爹地媽咪在做規劃時,應以長遠的目標來看,再逐步縮小,好確定平時應該要省下的錢、要做的投資為何。
日常家庭開銷的省錢法寶 交通費:


交通費是日常生活必需的開銷,楊賢英也表示,這個部份是最難節省的,因為上班通勤族一定需要這筆支出,如果可能的話,建議夫妻共乘自家的小轎車上班,至少可節省一個人的交通費。另外,有時出外郊遊,開車會比坐大眾交通系統來得省錢,像是家住台北市,週末計畫到淡水郊遊,一家三口來回的票價就要300元,而自己開車往返的油錢約只有一半而已,因此,建議爹地媽咪在周末要外出郊遊時可以多想想怎麼作才會比較省。


餐飲費:


省餐飲費的最大原則就是減少外食,盡量在家開伙。楊賢英表示,一個人一天外食的餐費大約150元或甚至更多,兩個大人一個月至少就要9000元,再加上寶寶的奶粉錢等等,一個月的餐飲費往往破萬;若是能在家開伙,中餐也盡量以帶便當的方式,雖然開伙還得加上瓦斯費、水費,但零零總總加起來還是可以省下約35的伙食費。
若是上班媽咪怕麻煩,楊賢英也建議可以利用週末較有空時將一週的食材全部買齊,並且將菜類一次洗好,肉類也可在週末先料理好,之後每天只要把菜類拿出來烹調、肉類加熱即可。而菜類洗淨後的保鮮法則是在保鮮盒內部底層先墊幾張餐巾紙,再將菜放到保鮮盒中,最後在菜上面蓋上餐巾紙、闔上蓋子,放入冰箱冷藏,這樣的方式約可保鮮五天。而肉類料理好後待其冷卻放入保鮮盒後同樣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娛樂費:


一家人的休閒娛樂可以找家中附近適合散步遊憩的場所,像是公園或是學校,當寶寶還小的時候這些地方是最好的娛樂場所,既省錢又方便,可以讓寶寶有活動的空間,也可和其他家庭交流感情。至於爹地媽咪和朋友的交際費也要能省則省,最重要的是要克制住慾望。


一般日常用品費:


一般日常用品如果能廢物再利用也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乾淨的廢棄紙箱即可拿來收納寶寶的玩具,日曆紙的背面也可以讓寶寶塗鴉。此外,楊賢英表示,其實不需要花太多錢買玩具給寶寶,父母可以動動巧思自己動手做,像是可以將空的寶特瓶裡面裝綠豆,再拿一個皮球當作保齡球,就成為保齡球組;能自己畫的字卡就不需要買,雖然都是簡單的玩具,不過楊賢英表示,親情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寶寶衣物、用品費:


寶寶的衣服可以向親戚朋友詢問是否有二手的,即能省下一筆開銷,特別是寶寶還小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是待在家中,若是爸媽忍不住買了許多可愛的衣服卻鮮少有機會穿到,而寶寶的成長快速,衣服往往很快就穿不下了,便形成多餘的支出。
此外,和朋友共享或是和幾個家庭組成玩具交換俱樂部也可以分享許多資源,像是一套繪本買下來動輒上萬,其實可以和朋友商量一人買一半交換著看,這也是一種省錢的方式,而玩具俱樂部則可以交換許多玩具,寶寶容易對新玩具有新鮮感,不過做父母的當然經不起一直將錢投資在玩具上,因此,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讓寶寶玩到更多的玩具又可省錢。
大人衣物、用品費:


父母的部份當然是能省則省,建議爸媽可以買素面、好搭的單品作搭配,因為流行品往往容易過季、被淘汰,搭配性也不高,到時又要再添購一批新的衣服。另外,也建議不要再花錢購買家居服,家居服找以前淘汰下來的外出服使用即可。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 :媽咪寶貝雜誌

 

從寶寶便便看健康

   
為「便便所苦」的大人們,別讓解不出便、拉不停狀況同樣發生在您的寶寶身上,從出生起就開始觀察孩子的便便吧!這樣做不僅能揪出嚴重的嬰兒肝膽疾病、了解便秘與腹瀉的處理原則,2歲前更是奠定飲食與排便習慣養成的好時機,孩子的便便順暢,自然就能長得又高又壯。
寶寶便便大不同


人體的消化道在胚胎時期開始發育後,隨著消化道機能的成熟、營養吸收度、食物攝取種類、年齡、疾病,寶寶的排便穩定度會有微妙的改變,從孩子出生到能食用副食品之後,寶寶的便便型態也大不同!


出生~第一次進食


一般而言,寶寶在出生二十四小時之內就會開始解胎便,台中慈濟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科馬益群醫師指出,胎便是寶寶在媽媽子宮內,吞入羊水中物質,經腸胃道後排出,混合著胎脂、胎毛和膽汁色素等,顏色接近純黑色或墨綠色的黏便。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陳世彥醫師進一步表示,新生兒排出胎便並開始餵奶後,不管餵配方奶或母奶,一直到消化道能完全分解吸收脂肪、乳糖和蛋白質等營養之前,寶寶大便會呈黃略帶綠色,這都屬於正常的排便色澤。
滿月~2、3個月大


這個時期寶寶便便的形狀多呈半固體、固體,一天可能多到5、6次,陳世彥醫師提醒家長,這樣的便便次數並不一定代表寶寶在拉肚子,而是因為他的腸道反射功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無法一次排空的結果。

而純餵母奶的寶寶在此時大便會呈黃色且特別稀糊,但一直到寶寶3、4個月大,開始嘗試餵副食品之後,便便才會轉換為棕色或棕黃色,和一般餵配方奶寶寶的便便沒有差別,而這時有些配方奶粉特別添加的高蛋白或高鐵成分,也可能會讓便便呈綠色甚至是灰綠色。


3~4個月大


寶寶排便的次數會開始減少,次數從3天1次~1天3次不等,陳世彥醫師解釋這是由於1.寶寶的腸道漸已成熟。2.若開始嘗試接觸副食品,食物種類增多。3.腸道生態環境改變,這些都會影響他的排便次數,研究指出若在出生後,持續餵食母乳將比餵食配方奶能夠幫助寶寶腸道環境易於增生益生菌,而腸道益生菌的增生,可產生許多短鏈脂肪酸,提供腸道細胞能量來源,因而促進消化吸收及腸道免疫系統更臻成熟。


4~6個月大


馬益群醫師表示,這個階段因為寶寶舌頭和嘴部肌肉的控制漸漸成熟,可開始練習吃副食品。建議副食品添加先從米、麥粉開始。如家中有過敏史,怕小寶寶對食物過敏,副食品的添加建議從6個月大時開始,可選擇先從米粉開始,因其為單一穀類,較不易引起過敏。並建議可將米粉加入母奶或涼開水攪成糊狀,可訓練寶寶咀嚼。添加新食物由少量開始,一次試吃一種,濃度由稀漸濃。此時大便有一點小變化,例如稍微稀便沒有關係,不必要為此放棄嘗試副食品。疑似過敏體質的寶寶建議新食物的添加最好一個星期試吃一種,若有長紅疹、明顯腹瀉等症狀,則須暫停此種食物。
6個月大以後


陳世彥醫師解釋,6~9個月大的寶寶的消化系統已經慢慢成熟到能提供足夠及功能成熟的胰蛋白?及脂肪?等酵素來分解大分子的蛋白質、脂肪,特別在8、9個月後可以適當的給予寶寶肉湯及肉泥或者烹調用油。

寶寶在6個月大之後排便應大都是成形固體狀、條狀的軟便,這階段腸道消化及吸收更為成熟,大腸對水份吸收也漸趨穩定,由於新的副食品,像是食物中的蛋白質會讓便便成固體狀,頻率由1天3次~2、3天1次不等,加上吃得多,便便的量也會變多,而顏色也會因為吃進去的食物種類而有變化,從棕色到咖啡色不等。提醒家長注意,若是寶寶1歲之後仍多解水稀便,又非疾病引起的腹瀉,則要評估孩子的腸胃消化吸收狀況,避免孩子長久下來造成體重過輕、營養不良的情形,

「嬰幼兒在2、3歲之後便便的狀態就會漸漸與成人相似」,馬益群醫師強調,在2~3歲前建立孩子的如廁習慣與健康飲食將是孩子維持健康便便的關鍵。


Attention!便便發出的危險訊號


當寶寶的消化道功能成熟之時,家長就可以從便便的性狀來注意寶寶是否有特殊的腸胃道症狀,陳世彥醫師表示,便便的性狀可分為:硬便、軟便、稠便、黏便、糊便、稀便、水便這七大類;不正常的便便顏色包括:1.極淡黃色、白色、灰白色便。2.紅便、黑便。3.綠黏便等危險便便顏色,都反應出寶寶腸胃道的健康狀態,不健康的便便爸媽可以這樣分辨:
持續黏便、糊便


原則上,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應該解軟便,而以母奶為主食的寶寶解便通常會較黏稠一些,但若是寶寶持續解出黏便與糊便就要特別注意觀察,是否合併有哭鬧不安、吃不下、吐奶等症狀,這也極可能是腹瀉的情況,需要帶寶寶到小兒科門診進一步了解腹瀉原因。


硬便與稀便、水便


發生便秘的寶寶會排便頻率少(1星期不到2次)、解硬便,特別是已經成顆粒狀的硬便容易造成解便時的不舒服,但並不只有解硬便才是便秘,如果排不出去的便便持續堆積在腸道出不來,寶寶也可能每次上大號都只能解一點點的水稀便,或者有前段硬便、後段稀便的狀況發生,需要留心辨別。此外,若寶寶一直解水便、稀便,且一天解便次數超過5、6次,則是寶寶腹瀉的典型症狀。馬益群醫師指出寶寶長期便秘或腹瀉的原因亦可能與牛奶過敏有關。


若寶寶解出下列4種顏色的便便,家長也得留心:


大便卡色號(1~3號):極淡黃色、白色、灰白色便
馬益群醫師特別強調,寶寶出生後若有膚色黃、眼白黃的黃疸現象,且持續3到4週仍未消退,家長們就得留心比對兒童健康手冊上第4頁大便卡的色號,如果寶寶大便的顏色呈現淡黃或灰白色,即1~3色號,即有可能是「膽道閉鎖」、「肝臟發炎」等造成膽汁滯留肝臟的疾病,膽汁無法順利排到十二指腸裡,與糞便混合而造成寶寶糞便呈現近白色。

爸爸媽媽一旦發現寶寶上述情況,必須趕緊帶寶寶至兒科門診診治,如果錯過出生後2個月的黃金手術治療期,會造成寶寶肝硬化、死亡(多在2歲前)的嚴重後果。
紅便、黑便


如果寶寶解出紅便,極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的腸炎或肛裂的情形,或者解出瀝青狀的黑便(胎便除外),則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好發於嬰幼兒的特殊急性腹症—腸套疊,則於後期會出現草莓色果醬樣便便,都需要馬上至兒科就醫。


綠黏便


寶寶的便便若呈綠色黏稠狀又合併發燒、拉肚子、腹痛等症狀的話,陳世彥醫師指出極有可能是細菌性腸炎,如沙門氏菌感染的情形,也需家長留心觀察就醫。

異常的便便顏色可能發出危險訊號,但是陳世彥醫師提醒家長,光是觀察便便顏色並不純粹是消化道的問題,寶寶食用食物的顏色也可能對應到便便的顏色,例如給寶寶吃火龍果、蕃茄,便便顏色自然會呈紅色狀,家長也要配合寶寶飲食習慣來觀察才更準確喔。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4 幸福媽咪LoveTalk~懷老二的適當時機

 

日前報導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又開始出現墮胎潮,而且此次的墮胎潮中,不乏已婚的女性,這是值得擔憂的現象。從女性最適合的懷孕年齡及家庭經營的好處上,我們建議不論是育齡女性或可再接再厲生產報國的媽媽們,不妨繼續投入生產行列,以享受幸福媽咪的好滋味。

 

1加1究竟等於多少最圓滿呢?

 

你是想生老二,正在等待適當時機的爸媽?還是猶豫中,請老二「等一等」的爹娘呢?婦產科醫師鄭重呼籲:「懷老二切莫等一等,因為女性的生育功能有〝date line〞。」

 

<時效篇> 生孩子 掌握時機很重要

 

產後休息多久可以懷老二?

對於希望趁勝追擊,或者必須趕進度的父母一定非常關心:媽咪產後多久可以再接再厲懷老二呢?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院區婦產部產科主任歐家佑表示:「雖然媽咪的會陰傷口大約只要4~6週即可復原,但基於媽咪身心需要休養、照顧老大也有其學習適應期,所以兩胎間隔在6~24個月是比較理想的。」

 

18M理想間距

 

根據婦幼照顧支援的強弱,目前已開發國家是以18個月做為兩胎間距的建議值,而未開發國家則建議最好相隔2年以上。歐家佑主任指出,每個家庭有自己的生育計畫,只要全家人確實準備好迎接老二,媽咪的產後復原狀況又很理想,夫妻倆就可努力「做人」,「當下」就是最適當的懷老二時機

不過,歐家佑主任也提醒希望盡快有老二的媽咪必須注意以下二個變數:

1.全母奶媽咪在產後6個月內若經期遲遲未來,即使夫妻再怎麼努力,其避孕效果仍高達98%。

2.剖腹生產的媽咪若下一胎想嘗試自然生產,最好還是間隔一年左右,讓傷口及子宮的復原時間充裕會比較好。

 

惡露排除即受孕好嗎?

 

仔細觀察,不少老二是出現在媽咪產後4~12個月間,難道這段時間是媽咪最容易受孕的時候?對此,歐家佑主任表示,的確有發現兩胎若距離較短的家庭,媽媽通常是在老大約6~12個月大左右再次懷孕,但醫學上並無相關的研究報告,可能是「心理作用」,感覺休息夠了吧!

 

另外,歐家佑主任也提醒,沒有哺餵母奶的產婦在惡露完全排出後,卵巢即可能會開始正常排卵,一個未防範,媽咪即可能受孕,對於還沒準備好懷老二的媽咪要當心喔。

 

掌握生老二的最後〝佳〞機!

 

至於徘徊在生不生老二?或者請老二「等一等」的父母則必須了解:媽媽的卵子品質攸關胚胎的染色體數目及構造是否正常?也就是寶寶是否健全、健康。

 

什麼因素和媽咪的卵子品質較有關?e世代送子鳥生殖醫學中心暨賴興華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王懷麟表示:「年齡是首要關鍵,其次和現代人的生活作息及壓力等有關。」

【25~35適孕年齡】

 

歲月催人老,除了看得見的容貌,人體各器官的功能也會隨著時間增長而漸漸退化、衰老。一般而言,女性的卵巢功能在25~35歲之間最佳,不論是排卵數量或者胚胎著床情況,因此王懷麟醫師建議媽咪不管是哪一胎?盡可能在此區間懷孕生產,對媽媽的體力及寶寶的健康都是比較理想的。

 

【38~42危孕年齡】

 

35歲過後,卵巢的功能開始下降,胚胎出現異常的比例隨之增加,這也是為何我們把35歲以上的產婦稱做是「高齡產婦」,健保局會補助媽咪進行羊膜穿刺篩檢的原因之一。

 

王懷麟醫師進一步指出:「臨床上發現:超過38歲的婦女其受孕機率可以說是對折;至於40~42歲婦人的受孕率也僅剩1/5~1/10,而且42歲以上產婦產出畸胎的比率是適孕年齡產婦的1.5倍,爹地媽咪最好還是要掌握懷老二的最後〝佳〞機。」

 

<幸福篇> 生幾個 幸福媽咪告訴你

 

至少‧我們生了兩個

有人說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再加上全球經濟衰退,能生養一個孩子就足夠了!難道每生一個孩子,家庭負擔就會多出一倍嗎?你可曾認真思考:1加1等於多少最好呢?避免手足爭吵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呢?

 

3年前,因緣出版《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使得全職家庭主婦汪培珽,多了一個頭銜「親子教養作家」;去年底,她更有感而發的出版《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引起許多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重新思考家庭人口數,以及家中有兩個或以上孩子者,父母該如何善用手足教養,讓兄弟姊妹確實相親相愛地一起長大。

【1加1 等於?】

 

很多人誤以為汪培珽是在因應少子化而鼓勵生育,她說:「如果你已走入婚姻、晉升父母行列,那你一定要審慎思考『你的人生,到底希望有幾個孩子呢?』。當然,在行有餘力的情況之下,不妨多生幾個孩子,因為手足之情可以是孩子學習分享、尊重、關懷與愛的重要力量。」

 

8年前,汪培珽覺得兩個就好了,但如今她有些遺憾當時為什麼不生3個,對於獨生子女的家庭,汪培珽心疼的說:「你不覺得一個家庭,只有3個人,有點少嗎?」

 

【1跟1 相差?】

 

對於父母經常要扮演手足間的仲裁,汪培珽以「不鬩牆非兄弟」來形容這種手足之情。她認為:「手足感情好不好,跟父母從小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聯;很多父母習慣以『挑撥』的方式來教養孩子,但其實『榜樣』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嚮往。」

 

其次,孩子相差幾歲有時也是爭吵程度的關鍵,汪培珽建議說:「如果還來得及規劃,手足相差2歲之內最好,因為可以玩在一起,打架也比較勢均力敵,父母也可以不用幫忙任何一方。」

 

甜蜜?1+1=4說給你聽

 

 

 

個案1……再辛苦也要生老二

 

媽咪:許淑媜 35歲 職業婦女

老大:張恩愷 男 2歲8個月

老二:未命名 男 肚裡37週

 



為了不讓人生有遺憾,更希望老大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還有互相扶持的手足,已經待產的淑媜媽咪開心地說:「我的體質不易受孕,懷孕7~8個月時這兩胎又都有〝安胎〞的情況,雖然辛苦,但看著貼心的恩愷和堅持再生一個的老公玩瘋時的父子情,一切都是甜蜜的負荷。」

雖然以後得支出雙倍的保母費,但老二因為同樣是男孩,所以哥哥的衣服、玩具、書籍都可以留給弟弟使用,省去不少金錢和尋找的心力。至於教養方面,淑媜媽咪認為父母的工作也並未加倍,對老大來說反而多了趣味。她說:「我現在講一次故事,是兩個小聽眾一起聆聽,而且他們相差不多不少的3歲,以後玩在一起的機會很大。」

 

自從淑媜媽咪順利懷老二後,工作十非忙碌的老公就常勸人說:「任何事都比不上生兒育女重要,尤其切勿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暫緩生第二胎,因為任何工作上的成就都比不上擁有兩個寶寶來得幸福!」前陣子公公生病,自己又有孕在身,多虧老公有其他姊弟輪流照顧公公,更加確定夫妻倆為哥哥添伴的抉擇是正確的。期待早日見到弟弟的恩愷說:「他會帶一個很棒的禮物來跟我玩!」


~原文刊載於2009年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Yahoo!奇摩綠生活

垃圾分類看出你潛在慾望

你對自己了解多少,內心深處有些什麼不為人知的慾望,讓我們從你平常處理垃圾分類的態度,來探討出你潛在的慾望。(請記好每道題所選擇的答案喔!)


 

 

平時家中垃圾大多是誰在處理?
A.自己
B.家人
C.幫傭
D.沒特定


 

 

 


 

 

(2)當檢查到家裡垃圾分錯類的時候,你會是何種反應?
A.會生氣,並把家人叨念一頓
B.會生氣,但不會追究
C.自己重新整理過一次
D.請沒做好垃圾分類的家人自己整理


 

 

 


 

 

(3)垃圾分類對你來說是件麻煩的事情嗎?
A.對的,非常麻煩
B.不會,簡單輕鬆
C.對的,因為不喜歡垃圾的味道
D.沒特別的感覺


 

 

(4)你認為自己在處理垃圾分類時,執行的徹不徹底?
A.非常徹底及仔細
B.普通,大致上都有區分
C.馬馬虎虎,能不分類就懶得分
D.偶而徹底執行


 

 


 

 

測驗結果


 

 

4~7分
其實你的內心對於愛情及性是非常渴望的,你是那種心沒有人愛你,內心便會感到空虛、不幸福的人。而且你所追求的是一場激情的熱戀,即使可能己經上了年紀,也期待真愛出現,來談一場轟轟烈烈得感情。


 

 

8~10分
你是個生性有點虛榮及愛享樂的人,生活的目標,就是希望能有漂亮的衣服,每天進出高級餐廳享用美食,這便是你人生的目的,為了實現這些享樂,錢當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從這幾點可以知道,成為有錢人,會是你將來的夢想。


 

 

11~13分
你是個喜歡天生就喜歡引人注目的人,而且你的口才很好,本身也會許多才藝,常讓身邊的朋友讚嘆不已,可以說你本身就是個發光體,不自覺就會吸引別人注意。這樣的你一定很希望變成名人或是明星,出現在螢光幕前吸引大家注意。


 

 

14~16分
追求權力與支配他人做事是你內心的渴望,而且甚至希望在社會上能有自己的一片天下,因此,你也必須先努力打拼工作,不管多苦多累人的事情你都肯做,因為出人頭地是你今生的夢想。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手作布衛生棉 月事變樂事

有人說,女人的心就像月亮一樣善變。女人回答說:「是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隨著月的圓缺,女人的身體與情緒也彷彿潮汐般起起落落。月亮的周期魔法,自古便是女性之間心照不宣的生理密碼。有天,一位美麗的女明星終於道出女人心中的願望:「那個來,一樣好自在!」但是,真的可以從此「好自在」嗎?

為了解開這個迷思,目前有民間團體阿南達瑪迦正大力推廣「製作環保衛生棉」的活動,帶領月亮使者親手縫製「布衛生棉」。讓女性朋友們有機會真正實現廣告上所稱「輕爽無負擔」的自在感受。

教授該項課程的講師邱怡華解釋,市面販售的拋棄式衛生棉,為保存方便,常於製作過程中添加化學成分,長期接觸肌膚易形成過敏;另外,廣告標榜「防滲露」的塑膠材質,則會使肌膚無法透氣,細菌因而在窒悶的環境中增生,易造成陰部感染。

邱怡華本身曾飽受傳統衛生棉的悶熱與不適。她說,改用布衛生棉之後,分泌物的問題得到改善,因此開始上國外網站搜尋相關資訊,並親手製作,大力推薦親朋好友使用。例如有位罹患子宮頸癌零期的朋友,自布衛生棉讓女性「好自在」從使用布衛生棉,再配合其他生活習慣上的改變,月事來潮時不再疼痛不堪,生活品質因而提升。(更正註)

邱怡華希望藉由手作衛生棉的推廣,讓女性朋友可以更親近、更瞭解自己的身體,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上週六(19日),該講師便帶領24位女性朋友從事DIY布衛生棉活動。她介紹說,DIY需準備的事項包括:有機毛巾布、紗質布料、鬆緊帶及鈕扣等物件;接著依照順序疊放已裁好的布料,使用別針固定,再用可水洗的色筆在邊緣勾勒預留寬度,便可開始一針一針地密密縫製出貼身護墊。一位帶著寶寶參加課程的媽咪分享道:「早就覺得拋棄式衛生棉很浪費資源,原來月事也可以這麼環保。」一位學員黃小姐也說:「原來阿嬤那個年代的傳統智慧好處多多,只需加以改良便能派上用場。」

不過,有鑒於手工縫製的布衛生棉耗力費時,國外產品卻又過於昂貴;目前,阿南達瑪迦婦女福利部門與邱怡華正在籌畫量產機制,希望結合有機布商與巧手的主婦代工,讓女性朋友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品質穩定的布衛生棉。如此,女人不只是好自在,還能為環境盡一分心力,使月事變樂事!

以下幾個布衛生棉的資訊可供讀者們參考:

邱怡華(左)與學員開心分享手做布衛生棉心得講師邱怡華提供的澳洲英文網站
Neona’s Home【布衛生棉】
我有一隻吸盤小怪獸【布衛生棉的產品資訊】
娜吉.德龍【布衛生棉】
Mery!平淡的幸福【「布衛生棉」的試用心得】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女生愛自己也愛地球 從改用布護墊開始!

妳有用衛生護墊的習慣嗎?是否覺得有悶熱及捲曲變形的問題?曾有報導指出長期使用護墊可能造成過敏、搔癢,甚至有因使用護墊而造成感染的許多門診案例,因此婦產科醫師曾建議若非要使用不可,最好每四小時更換一次。問題是這樣仍無法解決悶熱問題,且經常更換不僅增加費用,且造成更多垃圾,即使護墊體積比衛生棉輕薄短小,但基本上仍屬於用後即丟、複合材質的拋棄式產品,難道女性沒有更好的選擇來替代不環保也不好用的衛生護墊嗎?


 

 

天然的尚好! 布護墊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布護墊,繼環保又透氣舒適的布衛生棉之後,台灣也出現這種超出我們過去經驗及想像的新產品,而相較於布衛生棉需要費工清洗及擔心滲漏等不方便的缺點,布護墊則較容易為女性所接受,因為畢竟處理血跡還是會令人不舒服。


 

 

使用天然棉布縫製的布護墊,不僅有舒適透氣的優點,更能清洗重覆使用,還有用按扣固定的「翅膀」設計,是替代拋棄式衛生護墊的絕佳選擇。一般來說,可準備半打布護墊替換使用,還有加厚型可當量少型衛生棉。


 

 

護墊垃圾量不容小覷


 

 

對於習慣用衛生護墊的女生來說,每個月約有二十幾天會用到護墊,若以一天換用4-5片計算,每個月就會製造100片以上不易分解的複合材質垃圾!也就是說,每個重度使用拋棄式護墊的女性朋友,每年會製造超過1200片的護墊垃圾量,40年就是48,000片!非常驚人的數字!相較於衛生棉的用量是數以倍計,若重度使用拋棄式護墊的女性願以布護墊取代,就可為地球減少許多垃圾,更可避免消毒漂白防腐等化學物對身體的危害!


 

 

拋棄式衛生棉與護墊的環境生態問題


 

 

衛生護墊是由不織布、PE(聚乙烯)等複合材質的所製成,而衛生棉表層材質主要分為不織布與PE網層,內層則主要是棉、不織布、紙漿或以上材質複合物,以及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酸鈉)和複合紙,背膠則是不透水材質,還有貼在背膠上的離心紙,加上單片包裝的塑膠袋,種種複合材質難以被生物分解,對生態也是一大負荷。


 

 

2005年來台與主婦聯盟交流的韓國女性民友會,曾探討「拋棄式衛生棉對女性身體安全嗎?對四周環境安全嗎?」,並指出拋棄式衛生棉會造成大量資源的消耗與垃圾問題,若以掩埋處理,每片衛生棉所需要的分解時間是50年;若送去焚化燒毀,則會產生戴奧辛及各種有害物質,最後會進入食物鏈。這是因為衛生棉的紙漿成份經加氯消毒漂白過程,燃燒後會產生戴奧辛。而衛生棉、紙尿褲、紙尿片等都含有塑膠吸水材料,長期直接接觸,可能會有皮膚病變的疑慮,而這類高吸水性塑膠原料需500年才能分解,更是造成環境的污染與負荷。


 

 

可惜台灣在這方面的探討與論述相當缺乏,而台灣女性則僅能一味地接受市面上僅有的拋棄式衛生棉、棉條與護墊,卻很少人知道原來還有其他選擇。


 

 

衛生棉 不舒適又不透氣


 

 

市售的拋棄式衛生棉為保存方便,常於製作過程中添加化學成分,長期接觸易形成肌膚過敏;標榜防滲漏的塑膠材質,則會使肌膚無法透氣,細菌因而在窒悶的環境中增生,易造成陰部感染。所以拋棄式衛生棉與護墊除了有環境問題之外,更有過敏、不透氣、易感染與摩擦感等缺點,這也就是為什麼衛生棉廣告要一再強調零觸感、溫柔、透氣,因為這些正是拋棄式衛生棉的普遍罩門,但再怎麼透氣舒適也比不上天然棉製品,很多布製生理用品的愛用者一致表示,只要體驗過布製品的舒適,就不會回頭想用衛生棉了。


 

 

布護墊入門容易 還可DIY


 

 

無論是布衛生棉或是布護墊,在台灣雖然尚未普遍,但在國外已行之多年,不管是歐美國家還是日本,都已有大廠或是在家自行縫製的媽媽,持續地專注在這個工作上,不斷地發展出許多不同的設計;這二年因環保意識的提升,在台灣也慢慢有人願意嘗試這種環保的生理用品。除了可透過網路選購不同花色與設計的產品,亦可自行利用舊棉布DIY縫製,更是落實廢物利用的環保做法。


 

 

由於很多女性對護墊的使用量較大、時間較長,再加上使用布護墊對一般使用者的心理障礙較小,因此推薦尚未接觸過布製生理用品的女生,可試試以布護墊作為改變的開始。若是受不了拋棄式護墊的缺點,不妨以布護墊作為愛自己也愛地球的起點,試著去感受布製生理用品的透氣與舒適的使用感覺,然後再發現其實使用跟清洗這樣的貼身用品,真的沒有想像中困難!讓我們在2009地球日迎接綠世代之際,用生活上的小改變來Be Green,以實際行動讓地球減少負擔!


 

 

作者:王?雅、許心欣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c_15.jpg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 pampers_service@linkinedge.com幫寶適活動小組
或撥打客服電話:0800-583-983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5個月的寶寶離乳期學習食用固體食物

寶寶滿4個月了,他開始關心周圍的事物,有旺盛的好奇心,會盯著媽媽看,喜歡把東西放到嘴巴,嘗嘗它的感覺,所以媽媽最好能配合寶寶的好奇心。到了第4個月,寶寶如果開始流口水,表示嬰兒的消化器官發育正常,可開始喂副食品,副食品又稱離乳食(或是斷奶食品),就是指離乳期間循序漸進喂給寶寶的食品。寶寶在滿1個月到4個月都可稱為授乳期,一切以奶為主,還不能稱為離乳期,那什麼是離乳期呢?離乳期就是開始準備離開母乳,學習食用固體食物的階段,從5個月開始到1歲。在還沒進入離乳期之前,又稱離乳前期,可開始喂寶寶簡單的流質來適應。 

*判斷寶寶可以開始進入離乳期的特徵
1.
寶寶開始伸手想要拿大人的食物
2.
看到其他的食物會流口水
3.
張開嘴巴好像很想吃東西的樣子
4.
手中握東西會想往嘴裏塞
如果媽媽發現孩子有這些現象時,就表示該開始進入離乳期了。

*離乳食正確的哺育方法
1.
離乳食最好以果汁打前鋒,用湯匙一匙一匙地喂,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勉強嬰兒。
2.
離乳初期,可用味道清淡的泥狀食物嘗試。首先要用水分多,滑溜容易吞入的食物,讓嬰兒先適應,再慢慢增加稠度,進而再給硬一點脆一點的食物,並配合嬰兒的發育狀況改變食物的種類。較硬的食物以0.30.5公分大小為標準,可以讓寶寶口腔壓碎者為主;較脆的食物以0.50.7公分大小為標準,不要太硬,只要稍用力就可壓碎即可。
3.
準備多樣種類及口味的食物給寶寶,如果寶寶吃完離乳食後,精神好,且沒有過敏,就可增加新的口味,一天一種,慢慢增加。
4.
選在寶寶肚子餓時喂離乳食,先喂離乳食再喂母奶或嬰兒配方奶。

*離乳期媽媽該注意的事項
1.
母親要有耐心,只要寶寶在4-5個月至1歲期間完成斷奶的過程即可,因?嬰兒的體質不同,嬰兒斷奶的過程也有難易區別,所以要有耐心。
2.
應該放鬆心情餵養寶寶,除了均衡的營養外也要注意衛生,媽媽與寶寶要以愉快的心情互動,不要有任何勉強的情形,要創造一個快樂的用餐氛圍。

*離乳食有哪些?
蔬菜汁
延續3-4個月可以喝的湯汁,如胡蘿蔔湯、菠菜湯、油菜湯、莧菜湯、小白菜湯、南瓜湯、高麗菜、青花菜、蕃茄湯等,但是要改用湯匙一口一口地喂,如果寶寶舌頭吞咽反射動作還未成熟,可改用奶瓶喂。
米粥及蔬菜、水果泥
白米粥、胡蘿蔔泥都是很好的起步。
五穀類
白米粥
白米洗淨先泡水30分鐘,再加水,白米與水的比例是1杯米比10杯水,先用大火再改小火煮到軟,約需50分鐘,如果改用白飯,比例為白飯半杯,水44杯半。

水果類
木瓜泥
成熟木瓜1/4個,用小湯匙刮成泥即可喂食。
香蕉泥
香蕉1/4根,放入缽中磨成泥即可。
還可放鍋中加1/4杯的水煮至糊狀。

蔬菜類
胡蘿蔔泥
胡蘿蔔50,先磨成細泥,再放至半杯滾水中,先大火煮滾後改小火,邊煮邊拌至濃稠即可。
菠菜泥
取菠菜100洗淨,切細丁,放入1/2碗水中,水滾後轉小火,煮至剩1/4碗時,將菠菜連湯汁放入研缽中磨成泥即可。

媽媽們先別急著大顯身手,等寶寶滿5個月後,就是你為寶寶展現廚藝的好時機了。

寶寶的飲食評量
寶寶的主要營養源: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
一天喝奶的次數:5次,每次180-210cc
喝多少量才夠:1天總量約850-1100cc
副食品的添加:果汁、蔬菜汁、蔬果泥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5個月的寶寶離乳期學習食用固體食物

寶寶滿4個月了,他開始關心周圍的事物,有旺盛的好奇心,會盯著媽媽看,喜歡把東西放到嘴巴,嘗嘗它的感覺,所以媽媽最好能配合寶寶的好奇心。到了第4個月,寶寶如果開始流口水,表示嬰兒的消化器官發育正常,可開始喂副食品,副食品又稱離乳食(或是斷奶食品),就是指離乳期間循序漸進喂給寶寶的食品。寶寶在滿1個月到4個月都可稱為授乳期,一切以奶為主,還不能稱為離乳期,那什麼是離乳期呢?離乳期就是開始準備離開母乳,學習食用固體食物的階段,從5個月開始到1歲。在還沒進入離乳期之前,又稱?離乳前期,可開始喂寶寶簡單的流質來適應。 

*判斷寶寶可以開始進入離乳期的特徵
1.
寶寶開始伸手想要拿大人的食物
2.
看到其他的食物會流口水
3.
張開嘴巴好像很想吃東西的樣子
4.
手中握東西會想往嘴裏塞
如果媽媽發現孩子有這些現象時,就表示該開始進入離乳期了。

*離乳食正確的哺育方法
1.
離乳食最好以果汁打前鋒,用湯匙一匙一匙地喂,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勉強嬰兒。
2.
離乳初期,可用味道清淡的泥狀食物嘗試。首先要用水分多,滑溜容易吞入的食物,讓嬰兒先適應,再慢慢增加稠度,進而再給硬一點脆一點的食物,並配合嬰兒的發育狀況改變食物的種類。較硬的食物以0.30.5公分大小為標準,可以讓寶寶口腔壓碎者為主;較脆的食物以0.50.7公分大小為標準,不要太硬,只要稍用力就可壓碎即可。
3.
準備多樣種類及口味的食物給寶寶,如果寶寶吃完離乳食後,精神好,且沒有過敏,就可增加新的口味,一天一種,慢慢增加。
4.
選在寶寶肚子餓時喂離乳食,先喂離乳食再喂母奶或嬰兒配方奶。

*離乳期媽媽該注意的事項
1.
母親要有耐心,只要寶寶在4-5個月至1歲期間完成斷奶的過程即可,因?嬰兒的體質不同,嬰兒斷奶的過程也有難易區別,所以要有耐心。
2.
應該放鬆心情餵養寶寶,除了均衡的營養外也要注意衛生,媽媽與寶寶要以愉快的心情互動,不要有任何勉強的情形,要創造一個快樂的用餐氛圍。

*離乳食有哪些?
蔬菜汁
延續3-4個月可以喝的湯汁,如胡蘿蔔湯、菠菜湯、油菜湯、莧菜湯、小白菜湯、南瓜湯、高麗菜、青花菜、蕃茄湯等,但是要改用湯匙一口一口地喂,如果寶寶舌頭吞咽反射動作還未成熟,可改用奶瓶喂。
米粥及蔬菜、水果泥
白米粥、胡蘿蔔泥都是很好的起步。
五穀類
白米粥
白米洗淨先泡水30分鐘,再加水,白米與水的比例是1杯米比10杯水,先用大火再改小火煮到軟,約需50分鐘,如果改用白飯,比例為白飯半杯,水44杯半。

水果類
木瓜泥
成熟木瓜1/4個,用小湯匙刮成泥即可喂食。
香蕉泥
香蕉1/4根,放入缽中磨成泥即可。
還可放鍋中加1/4杯的水煮至糊狀。

蔬菜類
胡蘿蔔泥
胡蘿蔔50,先磨成細泥,再放至半杯滾水中,先大火煮滾後改小火,邊煮邊拌至濃稠即可。
菠菜泥
取菠菜100洗淨,切細丁,放入1/2碗水中,水滾後轉小火,煮至剩1/4碗時,將菠菜連湯汁放入研缽中磨成泥即可。

媽媽們先別急著大顯身手,等寶寶滿5個月後,就是你為寶寶展現廚藝的好時機了。

寶寶的飲食評量
寶寶的主要營養源: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
一天喝奶的次數:5次,每次180-210cc
喝多少量才夠:1天總量約850-1100cc
副食品的添加:果汁、蔬菜汁、蔬果泥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