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長曲線

營養的目的是在於促進正常生長,因此寶寶的生長是評估寶寶營養狀態重要的指標,在新生兒的「兒童健康手冊」中附有男孩女孩身體生長曲線圖,這是由衛生署對台灣地區的嬰幼童做隨機調查抽樣後,統計出均值結果,父母可以從寶寶的年分別與體重,身高頭圍及胸圍對照出百分位數,按其點的百分位置,就可以知道寶寶的體格在同年齡寶寶中的位置,身體生長曲線圖中97百分位,及3百分位分別為正常指標的最高及最低的範圍,若在3百分位以下,就表示寶寶過輕或過小,若在97百分位以上,就表示寶寶過重或過高,中間的10, 25, 50, 75, 90百分位均為正常範圍。 使用時,可每個月為寶寶測量體位的變化,在多次的測量做成曲線表時,寶寶的身高、體重應沿著自己的百分位曲線增加,最好的情況是能與百分位曲線成平行增加,如果曲線的曲度變化太大或有降低的情況,父母需注意寶寶的飲食問題及是否有生病,最好請教專業醫護人員為為作進一步評估。







‧體重

正常新生兒體重在2.5~4公斤都是正常的,2.5公斤以下為低體重兒,4公斤以上為巨嬰,出生後3~4天因為生理性脫水的關係,體重會減少150~300公克,減少的原因是因為大小排泄,以及水份從皮膚的蒸發和肺的呼出,一般經7~10天就會恢復到出生的體重,在正常的狀況下,出生到3個月,每天增加25~35公克;從3~6個月, 每天增加15~20公克;從6~9個月,每天增加7~10公克;從9~12個月,每天增加5~7公克,一般而言, 4個月為出生時的兩倍(6~7公斤) 1歲為出生時的三倍(10公斤)



‧身長

正常新生兒的出生身高平均為49~51公分,通常男生比女生長,出生後0~6個月每個月增加2.5公分左右。然後增加的速度慢慢減少,寶寶3個月大,身高比出生時增加20%(即全身長60公分),一歲時增加50%(全身長75公分)



‧頭圍

出生時頭圍大約是34~38公分 平均是43公分,出生後0~4個每個月增加1~2公分4~12個月,每個月增加0.5~1公分,滿一歲時,達50百分位,男生為46公分,女生為45公分



‧胸圍

出生時胸圍約為32~40公分,出生後0~4個月每個月增加0.5~1公分 滿一歲時,達50百分位,男生為50公分,女生為42公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